说说520 > 历史军事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 第43章 众权贵娇横跋扈 汉君臣昏庸如故

第43章 众权贵娇横跋扈 汉君臣昏庸如故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1

    此时此刻,西汉朝廷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新贵阶层,也起了内争。

    刘欣对驸马都尉董贤及其董氏家族的尊宠日盛,引起了丁、傅两家掌权之人的强烈嫉妒和愤恨。

    皇帝刘欣的岳丈孔乡侯傅晏,一向与宜陵侯息夫躬关系友善,相处十分融洽。

    息夫躬,字子微,是河内郡河阳县人,是孔乡侯傅晏的同乡。

    年轻之时,息夫躬曾经做过博士弟子,非常喜欢学习。

    息夫躬仪表堂堂,谈吐不凡,曾经拜师学习《春秋》等典籍,博览传记及百家之书。

    熟悉之人,都认为息夫躬是一个奇异之士。

    因为息夫躬与傅皇后的父亲、特进、孔乡侯傅晏是同郡同乡,而又关系友好的缘故,息夫躬最终得以通过孔乡侯傅晏的引荐,而得以与朝廷权贵交往。

    息夫躬因东平王刘云案件,重新被皇帝宠信以后,越发恣意任性,雄心勃勃。

    眼见驸马都尉董贤的宠爱在所有佞幸之上,孔乡侯傅晏、息夫躬等新贵,都十分嫉恨。

    因此,孔乡侯傅晏与息夫躬秘密谋划,希望能够帮助息夫躬取得辅政大臣的地位,此长彼消,以抵消驸马都尉董贤的影响和权势,削夺驸马都尉董贤手中的权力。

    2

    在此以前,长安三辅人孙宠,也以熟悉经典,善于游说而闻名京师。

    孙宠曾经被任命担任过两千石的高官,在任汝南郡太守之时,因为贪腐违法被免职,成为庶民,最后得以与息夫躬相识、结交。

    两人惺惺相惜,相互推崇。

    3

    而皇帝刘欣,自继位以来,多病多灾,久病缠身,一直忧虑他人诅咒谋害皇帝,觊觎皇位。

    即位以后,就有人诬告中山孝王刘兴母亲冯太后,以巫术诅咒皇帝。

    刘欣和傅太后与中山冯太后早有私怨,趁机挟私报复,下旨严惩,冯太后和她的弟弟宜乡侯冯参等人,都蒙冤自杀了。

    自此以后,刘欣对宗室诸王侯爵的猜忌愈盛。

    宗室诸王侯爵都诚惶诚恐,忧心忡忡,生怕大祸降临。

    4

    不久,突传无盐县危山上因地震有大石自动立起,闪出一条通道,东平王刘云夫妻曾经前往祭祀。

    息夫躬得知东平王刘云夫妻祭祀山石之事,大喜,遂和孙宠秘密谋划,两人联合上书朝廷,告发东平王刘云反叛。

    息夫躬对孙宠说道:

    “老兄,在下听说,皇帝没有儿子做继承人,身体又长期患病。关东诸侯,都图谋争夺皇位,皇帝心里十分忧虑,常常疑惧万分,担心不已。

    现在,无盐县有大石自动立起。听说那些邪妄的大臣百姓,都以往事作为依托,认为宣帝陛下兴起于民间之时,也有大山石自立,这是新君当立的表现。

    东平王刘云,因为是皇室近亲的缘故,一直深受皇帝陛下的猜忌。

    王后的舅舅伍宏,因懂得方术、能行医治病,而受到皇帝的宠幸,可以出入官禁之门。

    我们何不上奏皇帝,控告东平王和他的王后阴谋叛逆,去谋取我们的荣华富贵。

    我们上书朝廷,指控他们日夜祠祭,诅咒皇帝,想求得帝位,声称霍显的阴谋,又要施行于进药的杯勺,荆轲的事件,必将发生于皇帝的帷帐。

    皇帝早就已经对东平王等诸侯猜忌,我们趁机向皇帝述说危险的局势,去告发东平王刘云,一定可以获得成功,从而获取高官厚禄。”

    “此计大妙!揭发国家的奸臣,告发叛逆的逆贼,诛杀皇帝的仇人,这都是获取封侯的妙计。”孙宠赞同道。

    两人计议已定。最终两人被皇帝征召上京,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和封爵。

    在息夫躬、孙宠两人的诬告下,东平王刘云、刘云的王后刘谒和舅舅伍宏等人,都因罪蒙冤被杀。

    5

    后来,为了奖励举报叛逆的有功之臣,刘欣提拔孙宠做南阳郡太守,为方阳侯;任命右师谭做颍川郡都尉,关内侯,宋弘和息夫躬,则同任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晋封息夫躬为宜陵侯。

    孙宠、息夫躬两人,每人都领有一千户侯爵的食邑。右师谭受封关内侯之爵,也领有食邑若干。

    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息夫躬,既已受皇帝刘欣的宠信,便多次进见皇帝谈论政事,指陈得失,无所回避。

    有了东平王刘云夫妻被息夫躬陷害至死的前车之鉴,大臣们都怕被息夫躬等人弹劾,弄得家破人亡。

    所以,遇见息夫躬之时,大家都十分恐惧,不敢正视息夫躬。

    6

    与皇帝的关系越发亲密以后,孔乡侯傅晏与宜陵侯息夫躬等,权欲膨胀,开始不满足于如今的处境。

    于是三公之位,成为了孔乡侯傅晏、息夫躬一心渴求的东西。

    给事中息夫躬,与孔乡侯傅晏聚在一起之时,常常与孔乡侯傅晏,一道谈论国家大事说道:

    “孔乡侯大人:

    陛下年青聪明,英才盖世,可惜被驸马都尉等奸佞欺骗蒙蔽,以致误国害民,坏了朝廷大事,致使朝政积弊很深,积重难返,没有什么起色。

    如果我辈取得辅政大臣的尊位,定能够大展宏图,协助皇帝,兴利除弊,建立惊天动地、开天辟地的千秋伟业,青史留名。”

    孔乡侯傅晏,虽然是皇帝岳丈,但因为刘欣宠爱董昭仪兄妹,女儿傅皇后被刘欣日益疏远的缘故,也深有怨言,深有同感,于是赞赏道:

    “给事中大人言之有理!

    陛下宠信驸马都尉,而驸马都尉却庸庸碌碌,并无才干。

    而那些三公大臣却尸位素餐,令人愤怒。

    大人大才,屈居给事中之位,伟大抱负不能够伸展,令人十分遗憾。

    傅谋不才,愿意与给事中大人一道,协助陛下,兴利除弊,建立中兴伟业。”

    孔乡侯傅晏与给事中息夫躬一拍即合。

    “多谢孔乡侯大人支持。

    灰尘不会自己扫去,某人一定加倍努力,促成陛下做出决断,不辜负孔乡侯大人的鼎力相助。

    有朝一日,某人被陛下委以重任,一定不会忘记孔乡侯大人帮助的赫赫功勋。”

    给事中息夫躬向孔乡侯傅晏许诺道。

    息夫躬于是开始不断秘密上奏皇帝,逐个诬蔑朝中有名望的公卿大臣,希望能够谋夺他们的位置。

    大司马丁明是皇帝亲舅,皇家至亲,息夫躬不敢怎么样。

    于是,大司徒王嘉、御史大夫贾延等三公,首当其冲,率先受到了孔乡侯傅晏与宜陵侯息夫躬等人的弹劾。

    7

    一天,刘欣单独召见宜陵侯息夫躬研讨国事.

    息夫躬见皇帝召见,大喜过望,遂利用这个有利的机会,向皇帝控告大司徒王嘉等三公九卿说道:

    “陛下:

    微臣以为,如今朝政混乱,民不聊生,都是三公大臣,没有一心一意地忠于陛下,为陛下竭尽忠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做出应尽的努力而造成的。

    臣私下发现,大司徒大人(王嘉)刚愎自用,性情刚强而急躁,听不进任何逆耳之言,不可重用。

    御史大夫大人(贾延),身负监察重任,却懦弱胆怯,不敢尽职尽责,办事也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够称职。

    左将军大人(公孙禄)、司隶校尉大人(鲍宣)等大臣,都是外有刚直不阿的虚名,而实际上却性情愚陋、迂腐可笑,不熟悉朝廷政事的运作,只知道纸上谈兵,无所作为。

    更加可恨的人,这几位大臣,都不忠诚于陛下、不一心为国选能,而是任人唯亲。

    他们提拔任用的各曹以下官员,也大都是他们的亲族好友,一个个才能平庸,无所作为,不值得一提。

    如今朝廷内外交困,令人忧虑。

    如果突然有强劲的弓弩,围攻城池,锋利的长戟,指向宫阙,陛下您和谁人一道,去防备斩杀这些叛逆呢?

    如果暴徒呼号于东方,匈奴饮马于渭水,边境危急,天下骚动,京师虽有勇敢的士卒、精良的兵器,还有谁能够迈出半步,而率先迎敌呢?

    军事文书飞速传递,而汇集于京师,告急的檄文,接连不断地传到朝廷,平庸之臣、懦弱之徒,将心烦意乱,而不知所措。

    稍有决断的人,都引咎自杀,即使夷灭他的亲族,也没有作用。对于解救危难,又有什么用处呢?

    希望陛下明鉴,亲贤远佞,罢黜这些尸位素餐、庸庸碌碌的俗人,任用贤能,开拓贤人上进之路,以匡救时弊,建立中兴大业。”

    刘欣听了,大为欣赏,点头称是,笑眯眯地赞扬息夫躬说道:

    “给事中大人言之有理,多谢大人提醒!

    朕听了爱卿之言,是茅塞顿开。

    朕也早就有如此的忧虑,正是由于贪婪庸俗、碌碌无能之辈在朝廷掌权,才造成了如今朝政的窘困。

    朕一直饱听圣人和先祖的教诲,贤人英烈是先祖圣贤治理帝国的依靠。

    朕只是考虑到朝廷的稳定,才对这些碌碌无能之辈忍受至今,没有采取果断措施。

    朕将努力改变这些状况,清明吏治,不被奸佞小人贻误国家大事。”

    息夫躬闻言大喜,又继续向刘欣进谏说道:

    “陛下:

    臣一心为国,忠于陛下,以陛下的旨意,作为臣行动的宗旨。

    实际上,臣并不是与朝廷的宰相等三公九卿,有什么私人恩怨,有什么过节,而上书陛下,弹劾指责他们,而是事实的确如此。

    宰相,御史大夫等三公九卿大臣,安于其位,不思进取,他们只知道空谈误国,积弊很深。

    最终致使陛下复兴大汉的宏伟梦想,至今依然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

    臣私下以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陛下踏踏实实效忠做事,胜过无数的豪言壮语。

    当初,秦王朝开郑国渠而富国强兵,臣以为非常值得我们效仿。

    现在的京师长安三辅地区,土地肥饶,可是却常常遭受旱魔戕害,百姓深受其苦。

    臣私下以为,可根据地势和水源情况,大事在长安三辅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

    如此,则国无饥民,人人安居乐业。

    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盛世,指日可待。”

    刘欣听了息夫躬兴修水利的建议,十分兴奋,越发欣赏息夫躬的意见,对息夫躬相见恨晚,大声赞扬息夫躬道:

    “宜陵侯大人远见卓识,令人钦佩。

    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是千秋伟业,必将造福万千百姓,千秋万代感受百姓的赞颂,定能帮助朕建立盖世功业。

    请爱卿带着朕的符节,兼理三辅治水,完成这一惊世的伟大壮举,光耀后世。”

    见皇帝安排治水肥缺,给事中息夫躬大为兴奋,一口应承道:

    “多谢陛下信任。

    臣早就已经设计好了规划,只要凿通长安城的城墙,把漕渠开到太仓附近,就能够减轻转运天下粮食之劳,减轻京师缺粮之弊,带来一劳永逸之利。

    陛下必将因为此造福百姓万世之举,而流芳百世。”

    刘欣被息夫躬的宏伟蓝图所感动,顿时热血沸腾,大声称赞道:

    “好计划!朕立即将宜陵侯的计划,交于三公九卿讨论。讨论完善以后,立即予以实施。”

    息夫躬得到皇帝称赞,得意洋洋地告辞皇帝而去。

    很快,刘欣就将息夫躬的治水计划提上议事日程,交与朝廷的大臣们进行详尽议论。

    不料,朝廷大臣,却给皇帝泼了一盆冷水,大臣们大都表示反对。

    大司徒王嘉,率先发表意见道:

    “陛下:

    如今国库空虚,百姓凋敝。

    臣私下以为,给事中息夫躬大人的治水计划,不切实际,恐怕最终会劳民伤财,一事无成,绝不可行。”

    见反对甚众,财政的确非常窘困,难以支付治水所需,刘欣也无计可施,答应道:

    “诸君:

    给事中大人治水的计划,的确是造福百姓,光耀后事的伟业。

    既然爱卿们都不赞同这个计划,国家财赋的确难以解决,就暂时作罢,等国家赋税收入好转以后,再行实施。”

    息夫躬见治水计划无法实施,惆怅不已,只好放弃,但心中怨恨大司徒王嘉等人不已,对孔乡候傅晏说道:

    “孔乡候大人:

    治理水患,整治漕运,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都是大司徒王嘉这些迂腐颟顸的家伙,阻止了我与陛下制定的伟大计划的实施。”

    给事中息夫躬对大司徒王嘉等三公越发痛恨,开始另谋计策,打击大司徒王嘉,报仇雪恨。

    8

    正巧那时,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生病了,不能按照以前与汉朝廷的约定,前来长安朝见皇帝。

    给事中息夫躬认为,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可能包藏祸心,遂抓住时机,趁机上奏皇帝,向刘欣提出建议,警示刘欣说道:

    “陛下:

    匈奴汗国单于本应当在本年(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十一月入塞,如今却找借口推脱说,自己生有重病,不能前来京师,朝见皇帝。

    微臣以为,这一定是单于使诈,这里面肯定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臣暗中怀疑,可能栾提知另有所图,恐怕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不能不引起陛下的高度警惕。

    微臣发现,如今乌孙王国的两位昆弥(大小国王)势力弱小,软弱无能。

    而逃亡在外的乌孙王国贵族卑爰疐,已经拥有十万部众,势力十分强盛。

    为了寻找自己的外援,乌孙王国贵族卑爰疐派人东去,与匈奴单于栾提知秘密进行勾结,还派他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去侍奉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

    微臣私下担心,恐怕乌孙王国卑爰疐这个首鼠两端的家伙,会与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秘密勾结,联合起来,一道去吞并乌孙王国。

    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西域诸国的局势危也。

    乌孙王国被匈奴汗国吞并后,则匈奴汗国的势力,就会更加强盛。

    臣私下担心,恐怕西域诸国,必将陷于险境。

    微臣建议,可以让归降朝廷的西域胡人,假扮乌孙王国卑爰疐的使节,来长安上书皇帝说道:

    ‘陛下:

    臣之所以派遣自己的儿子去侍帝单于,并不是想亲近、信任他,而实在是因为惧怕匈奴汗国的势力。

    但愿天子大发慈悲,下旨告诉单于归还臣的儿子。臣愿意帮助戊已校尉,保护恶都奴的边界,一道拱卫大汉帝国,保卫边塞安宁。’

    请求借天子之威,对匈奴汗国单于施加压力,让其归还人质,趁机把奏书交与主管机关处理时,传达给各位将军,让匈奴汗国在京师长安的使者,知道这件事情。

    这就是所谓:‘上等的战术,是挫败敌人的阴谋。其次的战术,是断绝敌人的外援。’

    如此,则可以建立万世和平。”

    9

    见到息夫躬的建议以后,刘欣非常欣赏,很是高兴,对息夫躬的计谋十分赞赏。

    刘欣满面笑容,十分高兴地对着小黄门小肉墩等亲近侍从,称赞息夫躬道:

    “宜陵侯足智多谋,良策频出,个个高瞻远瞩,充满真知灼见,真是朕的张良萧何啊!

    朕看到宜陵侯的计谋,已经跃跃欲试,恨不得大干一场。

    小肉墩,朕的小亲亲,你快来啊,速诏宜陵侯进宫,商议国家大事。”

    刘欣兴奋地命令侍从小肉墩道。

    “谨遵陛下旨意。肉墩立即前去,召宜陵侯大人,来与陛下单独讨论军国大事。”

    侍从小肉墩答应道。

    听见皇帝召见,息夫躬越发踌躇满志,急忙进宫与皇帝协商,贡献机宜。

    与息夫躬咨询磋商以后,刘欣对息夫躬的计谋越发欣赏,对息夫躬的计谋坚信不疑。

    10

    不久,刘欣下旨,举行专门的御前会议,召集公卿、将军等文武大臣,在朝堂上公开盛大地讨论,如何去实施息夫躬的谋略,制约塞外蛮族。

    左将军公孙禄,一向老练成熟,晓畅军事,以足智多谋著称,对边塞问题很有真知灼见。

    对息夫躬的计策,公孙禄却不以为然,并不赞同实施息夫躬的阴谋诡计,去应对边塞诸国。

    当文武大臣大都顺从皇帝之意,在朝堂上齐声赞颂息夫躬的计策之时,公孙禄的脸色更加不愠。

    歌功颂德的声音,越来越声势浩大,公孙禄不禁皱紧了眉头,思忖道:

    “难怪朝廷的事情,越来越不顺,朝堂上尽是歌功颂德,阿谀奉迎之语,令人忧心。

    陛下听不到真实的声音,怎么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呢?

    我一定要不避嫌疑,尽力规谏陛下,不要无事生非,在边塞挑起祸端。”

    看见群臣不顾朝廷大局,对皇帝阿谀逢迎的丑态,左将军公孙禄再也忍不住了。

    公孙禄立即出班,当着皇帝和众臣之面,公开与息夫躬唱起了反调,驳斥息夫躬的建议说道:

    “陛下:

    请听老臣一言。

    臣私下以为,息夫躬大人的计策实不可取!

    我们中原王朝历代君王,都是倡导以德治国的原则,经常依靠威望和信义,令蛮族归附,让他们伏首听命。

    息夫躬却先设诈谋,提议以阴谋诡计,去对付匈奴汗国以及边塞诸国,向陛下进献这种不讲信义的短视计策,陛下是绝对不能够批准的。

    况且,匈奴汗国对我们大汉朝廷是有功绩的。

    依赖先帝的恩德,匈奴汗国自称藩属,替大汉朝廷保卫北方边塞,抵御边塞蛮夷的侵犯,已经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现在,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因为患病,不能前来京师长安,朝贺皇帝,亲自派自己的使者前来陈告自己的情况,并没有失去臣子的礼节。

    我们自称天朝上国,乃礼仪之邦,怎么能够肆意地猜测他们的动机不纯,说他们心怀欺骗,行事奸诈呢?

    臣公孙禄敢于向陛下保证,只要陛下以诚待人,恩威并重,直到臣死,也不会看到匈奴汗国成为边境忧患的情况发生。”

    息夫躬见公孙禄阻挠自己的计谋,大为不满,一手拉扯公孙禄,一边阻止公孙禄的发言说道:

    “请公孙将军不要误会某人的意见!

    臣是为国家利益设计,防微杜渐,才希望在事变未发生之前,预先推测出还未形成的阴谋诡计,就先设下防范的措施。

    臣这是为万世安危着想的伟大计谋,不是那些凡夫俗子,所能够理解的。

    而公孙将军你,却没有什么计谋去贡献国家,只想以你的有生之年,看不见匈奴军队侵犯边疆事变的发生,这一类空口无凭的话语,来向陛下保证,匈奴汗国单于的忠诚。

    陛下啊,你英明果断,最有远见,最能够明辨是非。

    陛下一定可以看出,臣的意见,跟公孙禄的意见,不可同日而语。

    臣与公孙禄的意见,究竟谁高谁低,谁高瞻远瞩,谁鼠目寸光,可说是不言而喻,不言自明的。

    请英明的陛下定夺,听取臣的计谋!”

    刘欣见息夫躬见公孙禄争执,可能没完没了,影响计谋的实施,于是表态,赞同息夫躬的计策说道:

    “诸位爱卿:

    朕以为,宜陵侯的意见很好很好!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宜陵侯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提出预先防备蛮夷阴谋诡计的意见,无论如何都是没有错的。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好了!此事就不用再议了,朕已经有了主张。

    宜陵侯大人,大司徒大人,请你们两位留下,诸君请退,各回各的衙署办事!”

    刘欣挥手,命参与讨论的文武百官统统退下,单独留下给事中息夫躬,大司徒王嘉两人,与他俩一道,继续磋商防范边塞蛮夷的具体措施。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