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520 > 都市言情 > 思考中医 > 正文 第12节

正文 第12节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寒的是不是就要王婆卖瓜呢我想这个不完全是王婆卖瓜,你要有依据,有道理,不要光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六经辨证有这个优越性呢这就是刚刚谈到的,它是一个纵向的辨证,是一个贯穿天地的辨证,是一个真正的“经”的辨证。因此,这样的辨证才最符合人的本性,最能够体现人的这个特征,所以,这个辨证方法最能揭示疾病的根本。素问说“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这个辨证模式是一个最方便的求本模式。难怪后世要把六经这个辨证模式称为能“钤百病”的模式。而其他的辨证模式,像卫气营血辨证c三焦辨证,以及脏腑辨证,这些都是横向的辨证,都是注重纬线的辨证。所以,这些辨证在某方面都有局限性,而六经辨证或者说阴阳辨证没有这个局限性。

    第四章治病法要

    在正式地进入太阳篇前,我们要讨论“治病法要”这样一个问题。只有这个问题清楚了c把握了,做医生才有一个依靠处。一c医者的两个层次陈存仁编辑有一套日本人写的很著名的丛书,叫做皇汉医学。皇汉医学里讲到一个“医诫十则”,就是做医生很需要注意的十个问题。十诫中有一诫我的印象最深,记得这是师父十多年前给我讲的。先师给我讲的许多问题都已经忘记,可是这一诫我记忆犹新,因为它太重要了。十多年来,我一直是以这一诫来告诫自己c鞭策自己c要求自己。现在就凭记忆把这一诫的内容转述给大家:“医有上工,有下工。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谓之下工。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谓之上工。夫察机要和者,似迂而反捷。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我们看到这一诫里把医生分为上工c下工。上工这一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高明医生,而下工这一类,就是很差劲的医生,就是庸医。作为我们学医的人,在谈到这一诫时,就应该有所选择。我想大家应该是希望能在上工的行列,如果没有这个信心,大家就不要学医。否则,一辈子下来,只做一个下工,一个庸医,这有多凄凉。另外一点,做医生几乎没有中间路可走,你不是救人就是害人。你开药,如果没有治疗作用,那就是毒副作用,中间的路很少,这是肯定的。所以,选择做医生的路,大家应该很慎重。按照清代名医徐灵胎的话,做医生只有两条路,要么做苍生大医,要么做含灵巨贼。1下工层次什么是上工什么是下工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一诫从根本上,从源头上给我们作了说明。“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谓之下工。”这是什么意思前些天我给医本的同学上课,下课休息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我们家乡有一个朋友得甲状腺肿,老师您看开个什么方另外一个同学接着问我:老师,我最近经常失眠,您看开个什么方现在我们暂时放下上面的提问,先来考虑另一个问题。中医与西医在很多原则问题上应该说是接近的,西医治疗一个甲状腺肿,不会马上想到割掉它,或者马上用什么消肿的药物。它要通过一些手段或方法,得到一个诊断。甲状腺肿只是一个体征或症状,它还不是诊断。它必须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得出一个诊断,这个诊断是病因诊断。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甲状腺肿是缺碘呢还是甲状腺机能亢进还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瘤或者会是癌肿这些都必须做相关的检查才能确定,或者做碘131,或者做活检什么的。等到这个病因的判断明确之后,才能提出相关的治疗方案。有人说西医光治标,这个说法我不同意,病因治疗就是治本,只是这个“本”的层次不同而已。上面的同学告诉我一个甲状腺肿就要我开方,这就等于省略了这许多的过程。中医与西医在这个总体原则上也是一样。我们说甲状腺肿或者失眠,它只是一个“证”,而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通过这个“证”来辨别疾病的“因”,然后根据这个“因”来进行治疗。这也叫做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你现在只说一个甲状腺肿个失眠,这个辨证论治的过程没有,这个诊断的过程没有,那怎么开方没法开方。根据上面这个认识,我们对后世提出的内科就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西医说肺结核,这是一个病,这是一个诊断,而这个诊断已经包含了病因的判断。又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的最终原因虽然没有搞清楚,但是,这个病名已然包括有病因因素。而内科里面说“咳嗽”,说“胃痛”,说“泻泄”,这些都是病。“咳嗽”c“胃痛”这些是什么东西呢它只是一个症状,它完全没有病因的成分,所以,西医要笑话中医,我觉得应该笑话。什么事情要模仿西医,都应该经过严密的思考,没有经过严密的思考,盲目地去模仿,就容易搞成半吊子,两头不到岸。当然,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所采用的方法是大不相同的。西医有大量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借助,而且这些手段越来越先进。中医呢什么也没有,都得靠自己。因此,学中医要比学西医困难。学西医,整个世界的科技都在帮助你,现代物理学帮助你,现代化学帮助你,现代生物学更加帮助你。而学中医没有人帮助你,相反都在为难你,给你挑刺。所以要学好中医,特别是要在现代学好中医,那真是不容易。大家应该把这个困难考虑进去,树立牢固的信心。上面提到,说一个失眠,说一个甲状腺肿就要处方,这就是“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很多人搞一辈子中医都是这样。听到甲亢,就开一个甲亢的方,病人又说胃痛,加两味胃痛的,又说腰痛,再加两味对付腰痛的,现在的很多中医就是这样看病。有些同学给我说,现在在医院里已经看不到中医了,心肌梗死就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已经形成套路了。当然有的病人可能会适合于益气养阴,但,这个思路不对呀。心梗是西医的病名,由冠脉阻塞所致。中医怎么认识它呢中医不一定说它是心梗,你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怎么就只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呢这个与“对病欲愈,执方欲加”有什么区别这可是下工之所为啊。所以,我们一定要设法避免这样的方法,走另外一条路。2上工层次这一条路就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这个“机”是什么呢这个“机”就是病机。临证的时候,首先是要察明病机,然后再根据这个病机来处方,使方药与病机相契合,这样一个看病的路子就是上工的路子。“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似迂而反捷”,这样的方法迂不迂呀确实好像有点迂。病人来了,还要察什么机。心梗的病人一来我就用益气养阴c活血化瘀的协定方,这个很快呀,还察什么机。但,最后的结果呢恐怕你那个益气养阴c活血化瘀的结果赶不上。这就是“似迂而反捷”啊。见一个咽痛,你就清热利咽,玄参c麦冬c桔梗c甘草,行不行呢这样看起来快,看起来不“迂”,可实际的效果怎么样呢相信大家都会有经历。前些天看一个病人,咽喉痛c声音嘶哑,要用笔来代口,浑身没力气,开什么方呢光有这些还开不出方。你要是急着开什么山豆根c牛蒡子,你就成下工了,因为你“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嘛。你还要“临证察机”,不要急着用山豆根。当时,我为病人摸脉,发现两尺浮紧,紧属寒,浮是表,浮紧就是表寒,一个典型的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用什么方用麻黄汤。再看看舌象,舌苔白腻,苔腻是湿,所以病人浑身困倦乏力。于是我给她开了两剂麻黄汤加苍术。病人是晚上来诊的,诊前已经输过几天抗生素,但丝毫未见效果。开药以后,当晚煎服。第二天上午给我电话,咽痛十去七八,声音已经无碍,两剂尽后,诸证释然。大家想一想这个病例,明明是咽喉肿痛,用压舌板一看,咽部充血几个“”,扁桃体肿大,应该清热,应该利咽,应该消肿,可你为什么偏偏不用这些,反而去“火上加油”呢就是因为这个舌脉显示出病机是表寒,所以,要用温散表寒的麻黄汤。温散药一下去,寒解了,咽喉果然就不痛。这就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临床诊病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古人讲“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就是这个意思。前段时间还看过一个女学生,也是咽喉肿痛。她的咽喉肿痛到什么程度呢三天两头要去吊针,要去打青霉素。人家油炸东西,她从那儿经过,咽喉就要肿痛,就要化脓,更别说吃了。现在好啦,不但闻到没问题,吃下去也没问题了。咽喉肿痛只是一个症状,不是诊断,没有理由就去用山豆根,就去用桔梗。你要获得一个诊断,你的治疗是对诊断负责,而不是对病人说的某个症状负责。炎症好像两个火,如果真的有火,那就应该清,用玄麦甘桔肯定好。火的表现是很明确的,你打开火看一看,明明显显的,看得见是红的,摸起来烫手。人身的火证也是这样,它有它的指征。而我看的这位学生,脸色青青的,唇淡c舌也淡,手冰冷,脉沉细。哪有一点火热的征象根据这个舌脉,根据这个四诊的材料,这个人根本不可能有火。可是你看看前面医生开的,全是牛黄解毒c玄麦甘桔,都在清热利咽。看过这个病人,你就会明白,中医为什么没有疗效这个病人我始终都在用扶阳的方法,开始用归芪建中汤,后来用附子理中汤。现在,不但咽喉不肿痛,体质也得到全面的改善。这个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上工与下工的路子,它的区别在哪里。“临证察机”这个路子看起来迂回了,走了弯路,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快捷得多,这正是“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直接清热利咽,或者查查药典,看哪味药治咽痛,哪味药有抗菌消炎作用,这样看起来似乎直接一些,快一些,可实际呢她按照这个路子搞了几年都没有搞好,从中学一直到大学还在吊针,还在吃牛黄解毒。而在这里仅仅服药一个月,什么都解决了,至少基本解决了,哪一个更快呢所以,这是“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贤者之所以成为贤者,就是他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了;而愚者之所以成为愚者,是因为他没有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是因为他失去了“临证察机”这个窍诀。我想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希望做个贤者,不要做个愚者。而做个贤者的办法就是“临证察机”。今后对每一个病人都要临证察机,开始察不对这没关系,但,一定要履行这个手续,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走。开始的准确性比较小,也许只有百分之十,但,慢慢地就会增加到百分之二十c三十,到了八十c九十,十愈了,我们就成了上工。大家应该具备这个信心,方法对了,只是时间问题。二c临证察机皇汉医学讲的“临证察机,使药要和”,可简称为“察机药和”。察机实际上就是求本,“察机药和”就是治病求本。机是病机,病是疾病,那么机呢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机就是导致事物发生的关键要素。现在政要所在的地方为什么又称机关呢当地要发展,看什么呢就看那栋楼因为它是党政机关所在。所以病机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那个最关键的因素。这与病理变化这个面显然有很大的区别。原子弹的威力大不大当然很大。可是这个启动按钮没必要搞得那么大,一点就行了。病机实际上就是这么一回事。1何以察机病机的概念出自素问的“至真要大论”里。至,是至高无上;真,不是假的;要,重要。最真实不虚的,最重要的论述就在这一篇里。我们从病机放在这一篇,而不放在其他篇,就可以看出它确实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至真要大论”在具体讲述病机前,有黄帝的一段引子:“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黄帝在这段引子中讲到了百病产生的原因都离不开风寒暑湿燥火,然后在这个原因的基础上再产生其他的变化。虽然,我们看病的时候,也许看到的是这个变化后的疾病,好像它没有风寒暑湿,好像它没有“外感”,但是,这个最根本的原因大家不能忘记,不能含糊。所以,黄帝在这里说得很肯定。接下来黄帝又说,经典里明明说了,“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可是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医生,医生在临床上用起来效果并不十分满意,疗效还达不到百分之百。我想把这样一个最真实不虚,最最重要的医道真正地流传下去,使医生能很快地把握它,用它来治病就好像拔刺雪污一样。临床治病究竟能不能像拔刺一样,像雪污一样,立竿见影,手到病除呢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方法岐伯回答说:有有这个方法,“审察病机,勿失气宜,此之谓也”。就这么一句话,你看病机多重要。审察好了,把握好了,治起疾病来就会像拔刺一样,就会像雪污一样,就这么简单。可是如果没有把握好,治起疾病来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临床就没有办法达到百分之百的疗效。那么,怎么样才能审察好病机呢审察病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勿失气宜”,要抓住“气宜”。这个提法在“至真要大论”里有两处,另一处说“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可见两句话是互相关联的。实在地说,病机就是气宜,气宜就是病机,这两者讲的是一回事。那气宜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讲的“风寒湿暑燥火”,就是六气,就是与六气相关的这些因素。审察病机,要勿失气宜,那么这个气宜怎么求呢比如现在天阴了,要下雨了,这个气宜我们知道不知道知道这是湿来了。我们可以直接感受这个气宜的变化,在这个时候产生的疾病,不管它是什么病,都与这个气宜有关,抓住了这一点,不失去这一点,那你就抓住了病机。如果天气突然转冷,北风来了,这就是寒的气宜。上面这个气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个气宜叫做外气宜,或者叫做显气宜。那么,还有另外一些我们不容易觉察出来的,那当然就叫做内气宜。或者叫隐气宜。这个气宜可以通过舌脉来体察。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更加便于我们了解气宜的方法呢实际上,整个素问的七篇大论就是讲的这个问题,这就要涉及运气这门专门的学问。在素问的第九篇“六节藏象论”里,有这样一段话:“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这句话讲得非常严重。不可以为工是什么呢就是不可以当医生。现在大家可以问问自己,你知道年之所加吗不知道可是不知道你还是在当医生,你还是要为工,这就是当今中医界的现状。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这就要谈到运气的问题。今年是庚辰年,那今年的年之所加是什么呢庚本属金,而运气的干支讲化合,乙庚化金,所以,今年的年运是金运。年运确定以后,还要根据地支定出年气,今岁地支为辰,辰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一个金运太过,一个寒水司天,一个湿土在泉,这就是今岁气宜的大框架。再详细一些的气宜,就要看主客加临,气有气的主客加临,运有运的主客加临。气分六步,运分五步,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大体情况。我们临证求气宜,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这里面求。比如现在,现在已步入小雪节,是六气里面最后的一个气,也是五运里面最后的一个运。这时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太阴湿土。凡是在这个区间患的病,不管你是什么病,都与以上这些气宜的综合作用相关。审察病机要考虑这些因素,治疗疾病也要考虑这些因素。这些因素不但会导致外感病,也会影响内伤病。因此,气宜不但外感病要求,内伤病也要求。懂得了气宜,懂得了上述气宜的综合作用,你就懂得了“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你就可以为工。就是因为这一步,做医生的路就变得海阔天空,所以,运气这门学问很重要。南宁有一位名医叫曾邕生,也是我的一位师父,他就是整天研究这个“年之所加,虚实之所起”。早些年他自己开门诊,每天都要看一二百病人,多的时候看到三百多。单号看农村的,双号看城里的。一个人怎么能看这么多的病人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个“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气宜清楚了,再一对照病人,病机就容易带出来,病机一出来,方药也就跟着出来。所以,病既看得快,也看得好。所以,病机的关键是气宜,而要抓住气宜,就要知道年之所加。2十九病机知道了病机与气宜的这个关系,黄帝接着问:“愿闻病机如何”岐伯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像这样的病机,岐伯一共回答了十九条,这就是著名的十九病机。我对十九病机的研究虽说不上很深,但已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研究它的人很少,像中基的病机篇,本来应该以这个十九病机为核心,可现在连提都很少提到它。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是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为天下的疾病那么多,那么错综复杂,怎么可以就用这简单的十九条病机加以概括c加以说明呢十九条病机能不能作如上的概括c如上的说明呢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岐伯在这里用了一个“诸”和“皆”,这就是一个肯定的说法。凡是“风”,凡是“掉眩”,必定与肝有关系,你就从这个肝去找,一定能找到病机,一定能够找到导致这个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岐伯已经给你打了包票。以此类推,“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凡是疼痛c痒c疮的一类证候,必定与心有关,你可以从心去寻找问题,至于怎么寻找,我们下面还要谈到。在岐伯陈述完这个十九病机后,他也考虑到了黄帝可能也会有类似我们一样的疑问。为了进一步地消除这些疑惑,岐伯接着引述了大要的一段话:“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病机要谨守,不要怀疑,这一点很肯定,不容含糊。要各司其属,各就各位。风掉眩,不管你是什么风掉眩,都一定要找肝。怎么找呢这就要落实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这个原则上来。比如刚刚说的风掉眩,我们看到一个掉眩病,一个眩晕病,它肯定属于肝,这个没问题。病人一来,我们看到他一副肝病的模样,脸色青青,脉又弦,肝的色脉非常明显,这个就叫“有”。有者求之,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因为它很直接。但是,如果没有呢我们看到这个眩晕的病人,脸色也不青,脉也不弦,一点肝家的色脉都没有,这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就叫“无”,无者也要求之,反正它与肝有关系,这是病机规定的前提。那怎么求呢这就要根据“必先五胜”的原则。五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根据五行之间的关系去求它。明明是眩,肯定属肝,为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