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520 > 都市言情 > 思考中医 > 正文 第11节

正文 第11节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面就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2阴阳的开合枢

    1三阳之开合枢上面我们提到开合枢的协调对于门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先来看三阳这个门。在阳门里,太阳的作用是负责开,“太阳为开”指的就是这层意思。随着太阳主开功能的启动,阳门打开了,阳气得以逐渐地升发释放出来。这个在自然界就表现为春夏,万物逐渐地发陈c蕃秀,而在人体呢阳气方方面面的作用,就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太阳老是这样开,阳气老是处于这个升发释放的状态,就像我们人,老是工作不睡觉成不成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讨论,知道它绝对不行。所以,开到一定的时候,就有一个关闭的机制,将阳门逐渐关闭,使上述这个蒸蒸日上,升发释放的过程减弱下来,这个就是阳明的合,“阳明为合”指的就是这层功用。前面我们讲过,一个开,一个合,它靠什么来转动呢靠枢机来转动。所以,太阳的开,阳明的合,就要靠少阳枢机的作用,“少阳为枢”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三阴之开合枢三阳的作用清楚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三阴。阳气的升发释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靠阳明的作用,使这个过程逐渐衰减下来。这个时候阳气要回头,要从升发转到收降,从出转到入,从浮转到沉。这个时候收藏的门要打开,不能将阳气拒之门外,而这个过程就要落实到“太阴为开”的功能上。所以,太阴开机启动后,阳气就真正进入到收藏状态。与三阳的道理一样,阳气能不能老是呆在收藏状态呢就像我们老是睡觉不起床,这成何体统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这个状态就要慢慢地减下来。收藏的门户要慢慢的关闭,这个关闭作用就要落实到厥阴的合上。太阴开,厥阴合,少阴的作用是枢转开合,这是三阴的关系。

    3协同作用从以上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阴与阴,阳与阳,阴与阳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太阳主开,开机启动,阳气释放,当释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要终止,开机要关闭,这个作用要依赖阳明,在这个过程,太阳与阳明的开合要适时。释放衰减以后,要转入收藏,这个时候阴门要打开,否则,光终止释放,不转入收藏,这个升降的衔接就会出问题。所以,在这个关键环节上,阳明与太阴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释放才能转入收藏。另外一方面就是,收藏到一定程度后,这个过程也要逐渐终止,开机也要关闭,这个作用当然要依赖厥阴。而太阳与厥阴的开合也要适时,在厥阴终止收藏的这个过程,阳门要逐渐打开,否则光终止收藏,不转入释放,这个升降的衔接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厥阴与太阳的配合十分重要。这里也是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入降才能转到升出。这样一个过程,阴阳确实在互相帮助。太阳的开需要厥阴来帮助,太阴的开需要阳明来帮助。阴阳之间的配合,在开合枢中体现得很充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素问的这个说法,将它改一改:诸治阳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阴;诸治阴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阳。比如我们治太阳,这个病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个太阳病,可是怎么弄它都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太阳开的过程还有另外一个合的机制在协助它,是不是这个合出了问题,这时我们应当“求之于阴”考虑治治厥阴。反过来,太阴的病我们看得很明确,但是,按照太阴的治法就是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当“求之于阳”,考虑从阳明来协助治疗。一个“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一个“诸治阳而不愈者求之阴,治阴而不愈者求之阳”,加上下一章要谈的五行隔治法,这些方法掌握了,对于解决疑难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3开合枢病变开合枢的正常功用

    我们讨论过了,这些功用失常就会产生病变。所以,六经病变说实在的,就是开合枢的失调,就是开合枢的病变。

    1太阳开机的病变太阳主开,负责阳门的开启,太阳的开机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呢这个原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或兼而有之。外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典型,如我们常见的伤寒c中风,就是因为外邪侵袭,障碍c束缚了这个开机,使阳气的开发受限,于是太阳病就发生了。除了外因,内在有哪些因素呢有阳气虚,本身的力量不足,太阳这个开的作用会成问题,或者由于水饮c湿等因素障碍了阳气的外出,太阳的开机也会出现问题。总而言之,太阳开机的功能是帮助阳气外出,帮助阳气发挥作用。而阳气的作用前面讨论过,有宣发,有卫外,有气化等等,如果太阳开机出现障碍,阳气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太阳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影响直接相关。如太阳篇见得最多的是表病,表病就是因为阳不卫外,遭受外邪侵袭所致。另外,阳不化气,水液的代谢就会失调,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相关的疾病。我们看看整个太阳篇,表证c水气c痰饮c蓄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与阳用障碍有关,都与太阳开机不利有关。因此,从太阳开机不利的角度去理解太阳病,就抓住了它的纲领。

    2阳明合机病变太阳的开是要使阳气升发,阳明的合是使阳气收降。阳气收降以后,天气变燥c变凉,所以阳明与秋天相应。现在阳明的合机发生障碍,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就会出现热,就会有不降的情况。所以,阳明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两个,一个是热,一个是不降。热表现在经证里,不降表现在腑证里。当然热与不降,经证与腑证都可以相互影响。我们看阳明的经证用白虎汤,这就很有意思。白虎是什么白虎是西方的神,主宰西方变化的东西就叫白虎。西方的变化是什么主要是阳气的收与降。所以,从阳明病用白虎汤,就说明阳气的收降出了问题。

    3少阳枢病少阳主枢,负责调节开合,如果开合没有问题,你很难发现枢机的毛病。我们看一看三阳篇,太阳篇占179条,阳明的篇幅也不少,而少阳则仅仅十来条。是不是少阳不重要呢绝对不是少阳主枢,关乎太阳c阳明的开合,怎么会不重要呢这个篇幅上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阳枢机的病变很多都体现在太阳和阳明篇里面。比如小柴胡汤大家都公认它是少阳病的主方,可是小柴胡汤在少阳病篇的运用只有一次,而其他大量的运用是在太阳和阳明病篇。枢机主管开合,因而枢机的病变往往也要从开合上看。这是枢机病变的一个特色。前面讲伤寒和杂病概念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世间上的疾病,如果从发热与非发热这个角度去划分,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伤寒,一类就是杂病。那么,现在我们从开合的角度讲,世间的疾病也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开的问题,一个是合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体的生理主要就靠这个阴阳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正常,一切都正常;而一旦升降出入异常,一切相关的疾病就会发生。那么,升降出入靠什么把持呢就靠这个开合。所以,从这个层面去思维,我们把天下的疾病分开合两类,应该是如理如法的。依着上面的这个思路再深入一步,我们又发现,开合的作用是由枢机的转动来维系的。因此,调节枢机便能调节开合,调节开合便能调节升降出入。所以,枢机对于整个机体来说,真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善用柴胡剂,一个是小柴胡调阳枢,一个是四逆散调阴枢。利用柴胡剂加减化裁,通治临床各科的疾病。比如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元老陈慎吾先生,现尚健在的四川乐山名医江尔逊都是善用柴胡剂者。历史上往往将这些善用柴胡剂的医家称为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就能成就一个派,这真是不简单的事。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为什么柴胡剂的化裁能够治疗这么多的疾病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枢机的特别作用。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少阳篇只有十条条文,就以为它不重要,应该考虑到枢机的特殊性。枢机影响到开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太阳里,枢机影响到合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阳明里。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太阳c阳明的病变,你从本经去治,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如果调一调枢,往往就迎刃而解。

    4太阴开机病变接下来是太阴,太阴也主开,这个开是使阴门开启收藏之门,阳气内入转入收藏。如果太阴开机产生障碍,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内入。阳气内入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阳气本身休养生息;另一方面是内入的阳气可以温养脏腑。所以,阳气内入障碍以后就有两方面的不妥,一是阳气得不到休养,二是脏腑得不到温养。脏失温养就会产生太阴病。因此,整个太阴病的主导,就像太阴病提纲条文所说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都是由于脏失温养的缘故,都是由于脏塞的缘故。就如227条所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些都说明了,脏腑失去温养是太阴病的主导。如果太阴开机失调,阳气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人体的能量得不到贮养c蓄积,阳气就会真正衰少,这个时候情况就会严重,就会转入少阴病。我们从太阴病治疗主要用温养的方法,如四逆辈等,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太阴属脾土,土是主养藏的。藏什么呢就是藏阳气。土能生养万物,它靠什么来生养,靠的就是所藏的这个阳气。所以,土之所以能生养这些形形色色的万物,与它的这个“开”,与它的这个“藏”是分不开的。如果开机有障碍,接下来的藏,接下来的生养就会有问题。

    5少阴枢病少阴也主枢,它的作用也是或影响开,或影响合。少阴枢机的重要性比少阳枢又进了一步,它主导水与火的枢转。少阴是水火之脏,这个枢就对水火的调节起作用。水火并非不相容,它们需要相互接触c相互依转c相互调和。如果枢机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水火的调和,或者就会出现水太过,水太过必寒;或者会出现火太过,火太过必热。所以,少阴篇的核心,就是一个寒化与热化的问题。少阴这一经真正关系到阳的体,我们说三阴为体,三阳为用,体阴用阳。三阳的病变主要是阳用发生障碍,用有障碍了,这个问题还不太大,用现代医学的术语这还是功能性病变的阶段。所以,三阳的病很少死人。而病变到了三阴,这就危及到“体”了,按西医的说法就是器质性的损害。体与用,一个讲器质,一个讲功用。少阳的枢只是对用的枢转,而少阴的枢则是对体的枢转。体能不能得到真正的蓄养,这就要看少阴枢的功能。所以,少阴的枢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为什么少阴病死证这么多就是因为少阴不好,阳之体就没有办法保养。

    6厥阴合机病变前面讲过厥阴是主合的,当阳气蓄养到一定的时候,这个合机就要启动,从而结束这个蓄养状态,开始一个新的状态。所以,厥阴又是罢极之本,罢极就是使这个藏的状态结束,进入生的状态,进而生长收藏。前面的太阴c少阴都在收藏,到了厥阴就要结束这个过程,使阳气转入到升发的状态,出的状态。如果这个过程障碍了,那会出现什么结果阳气当出不出,就会产生热。但,这个热与阳明的热不同,阳明的热是阳气在外,当降不降产生热;厥阴的热是阳气在里,当出不出而热。所以,阳明热与厥阴热的区别,一个是外热,一个是内热;一个是气热,一个是血热。那么,什么原因最容易引起这个厥阴合机的障碍呢也就是说上述这个收藏状态结束转为升发状态的过程,或者说阳出的过程最容易受什么因素影响是什么因素能跟这个过程相对当然是寒,寒主收引,因此,最容易引起这个障碍。大家看到,厥阴篇的大量篇幅都在讨论寒热错杂,用药方面,既有大苦大寒的川连c黄柏,又有大辛大热的川椒c细辛c附子c桂枝c干姜。看上去很矛盾,但,实际上厥阴的本身就是这个情况,就是寒热错杂。过去都认为厥阴篇是伤寒论最头痛的一篇,可是,你从合机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厥阴篇并不困难。以上我们从开合枢来谈了三阴三阳,谈了六经病,这虽然是一个比较粗略的勾画,但是,六经病的脉络已然非常明晰地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大家应该认识到,从这个角度,从这个层面去学习伤寒论,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法门。

    4伤寒传足不传手

    这一节我们讨论阴阳的离合机制,讨论开合枢,从素问阴阳离合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它讲的是足三阴三阳,没有提手三阴三阳。而灵枢根结篇里也谈到开合枢的问题,它讲开合枢也是在足经里讲,讲手经它不提这个问题。再加上素问热论这样一篇论述“伤寒”的祖文,也是论足不论手,这就给后世的许多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伤寒传足不传手,温病传手不传足。大家都知道,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是整体观念,人与天地都是一个整体,天地的变化都会不时地影响人体,怎么可能手足之间不会产生影响c不会相传呢但是,内经c伤寒在谈到上述问题时,又的确是偏重在足的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我们从文化的含义上谈,人是什么东西呢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大家得到这个人生着实不容易,应该真正做一些对自己c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有些事做了对自己有利,但,对国家对人民不一定有利,而医这个行当,只要你发心不邪,对人对己都会有利。素问里常说“人禀天地之气生”,所以,考察人我们应该把他放到天地这个框架里。有关天地,古人常把它与经纬联系起来谈,我们看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经纬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中,除了人之外,其他的都是爬行动物,它是横行的,只有人是直立动物。所以,从天地这个角度,从经纬这个角度,人是沿经线走的,而其他动物是沿纬线走的。从禀气的多寡而言,当然人禀天气最多,而余者禀天气较少。这是造就人成为万物之灵的重要因素。第二,我们对干支的这个概念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天干地支。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叫地干天支呢因为干是直立的,而长在干上的支是横行的,所以,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然都是长在地上,但是,这个地上的万物要很好的生长却离不开天,离不开太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经常唱一首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说明了这个意思。花叶果实虽然都长在树枝支上,但,它必须靠树干提供营养。所以,一个干支的概念也体现了天地的含义,也体现了一个纵横的问题,也体现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第三,凡属于动物这一类,不管你是直立还是爬行,从象的角度而言,头都与天相应,足都与地相应。所以,内经说:“圣人象天以养头,象地以养足。”怎么养头呢圣人说得很清楚,你就去思考天是什么一个样子,你按这个去做就是很好的养头,这样头脑就会发达。但是,这些都是后天的因素,而先天的东西已经固定在那里,没有办法改变。我们前面说了,人是走经线的,所以,从先天而言,他禀受的天气最多,而天象头。为什么人的头脑发达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思维为什么只有人类有智慧为什么人类与其他动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根本的一个因素就在这个禀受天气的多寡。而其他的动物呢它沿纬线走,所以,从先天而言,它禀受的地气最丰,而地象足。大家想一想,动物的脚力是不是比人好你们有谁能跑过马跑过老虎跑过猴子甚至你连猫c连狗c连鸡都跑不过。就是马家军也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动物禀地气全,而人禀受地气相对要少得多。就这一点而言,人与动物是各有千秋的。当然,动物禀受地气全,脚力就好,这个问题还需相对来看。比如蚂蚁c乌龟,从行走的绝对速度上,那是没法跟人相比的,但是,从相对速度上c从耐力上,是不是也要比人强,这些问题恐怕需要大家从专门的角度来研究。第四,也许有人会提问:人睡眠的时候不也是横卧的吗对这个问题提得好。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他的睡眠姿势与觉醒姿势不同,觉醒的时候直立,而睡觉时就放平了。直禀经天之气,横禀纬地之气,为什么说人禀天地之气生,天气和地气都很全,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人不是光禀天气,他也禀地气,他是“头脑不简单,四肢也发达”。当然,从量上而言,他禀受的地气还是不如其他动物全。其他动物觉醒和睡眠的姿势有不有改变除了这个位的高低有改变,横直并没有改变。马家军的脚力很不错,跑一万米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马俊仁教练知道怎么超强训练队员的体能。但是,我想如果马教练多来研究一下中医,从禀受地气的这个角度想想办法,开发队员的脚力,那么,多拿几块奥运金牌应该不成问题。第五,以上几个方面都思考过了,我们就知道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因为他是禀天地之气而生,而且在这个天地,在这个经纬上,他又偏重于天经的一面,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类是重经的,偏重于经,以经统纬是人的一个特点。这也使我们想到,中医的十二经为什么不叫十二纬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圣人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叫经典明确了上面的这些原则,我们就可以来解答小节开首提出的问题。在人的十二经脉当中,我们看一看哪些经能够真正地贯穿南北,连接上下是足经还是手经很显然是足经。手经它只走到一半,它没有贯穿整个南北,它没有贯穿人的整个“经”,所以,手经它并不能完全的代表人的特性,惟有足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从头到足,从天到地,走完人的整个“经”线,所以,足经才能真正地代表这个“经”。内经也好,伤寒也好,在谈到很重要的问题时都是举出足经为代表,道理就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以足赅手,以足统手,言足经手在其中矣。并不是言足不言手,更不是传足不传手,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第六,上面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来思考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有什么区别当然,搞温病的肯定会强调卫气营血辨证c三焦辨证,搞脏腑的会说只有脏腑辨证c八纲辨证才行,而我们搞伤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