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520 > 历史军事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 第113章 天下骚动四海乱 改制陷入糊涂圈

第113章 天下骚动四海乱 改制陷入糊涂圈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1

    那些奉命讨伐匈奴汗国的官军将领,接到皇帝驻军边塞,暂不攻击匈奴汗国的命令以后,欣喜若狂。

    借着朝廷的恩宠旨意,驻边将领们,纷纷放纵自己的士卒,凶暴扰民,犯法抢掠。

    十二位将军中,只有讨穢(秽)将军严尤等,晓畅军事,爱惜百姓,善于约束自己的队伍。

    各郡国地方官吏,也借征召丁壮之际,催缴捐税,中饱私囊,手段苛刻惨急,人民不堪痛苦。

    为了自保图存,逃避繁重的兵役赋税,小民百姓开始抛弃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土地,沦落成为流民、盗贼。或者脱离新王朝户籍,投靠豪族大姓,成为豪族大姓的荫护户,依靠豪族大姓的庇护维生。

    眼见此情此景,讨穢(秽)将军严尤,满面愁容,忧心忡忡地对同僚诛貉将军阳俊说道:

    “诛貉将军大人:

    此次出军,严某非常担心,恐怕讨伐匈奴汗国不成,还将酿成新的变乱啊!”

    陛下一向轻视匈奴汗国的军队,自以为对付小小的蛮夷—匈奴汗国,是稳操胜券,不费吹灰之力。

    在骄傲轻敌之下,陛下也就没有了万全之策。

    实际上,匈奴汗国是北方一个大国强国,虽然遭受挫折,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塞外蛮夷,屈服于匈奴汗国的压力,不是没有道理的,由此也证明了匈奴汗国的实力。

    可是,陛下却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讨伐匈奴汗国的战争,并非一帆风顺,也有失利的可能。

    严某担心的是,一旦战事失利,必然会激化国内矛盾,引发连锁反应。

    这次战事,不仅会导致边疆残破,内地也会鸡犬不宁,恐怕大乱将会再次发生。

    陛下一心一意所想的,就是如何在匈奴汗国身上,显示新王朝的国威,转移国内矛盾,稳定自己的皇位,找回中原皇帝的尊严。殊不知,恩威并用,不战而能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谋略。”

    “严大人言之极当!

    陛下刚愎自用,听不进臣子的谏言,我们能够怎么样呢?

    就连严大人与陛下是多年好友,关系非同一般,也受到陛下排斥,不肯听从大人诤言。我们这些领兵的大老粗,还能够怎么样呢?”诛貉将军阳俊也感叹道。

    两人相对唏嘘,感叹不已。

    新王朝与匈奴汗国的大战,还没有开始爆发,后来的失败结局,就已经被有识之士料定了。

    2

    对于新王朝打破汉王朝与匈奴汗国和睦相处的国策,向匈奴汗国用兵一事,不仅仅是大司马严尤等将领大臣不支持,王莽的亲密战友大司空甄丰、国师刘欣等文臣,也竭力反对,然而无济于事。

    大司马严尤眼见数次劝说王莽无效,越发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只得向大司空甄丰,国师刘欣等人抱怨道:

    “诸君: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陛下把我放在大司马的高位上,却不让我这个大司马参与议政,主持统帅边塞军事,而是让立国将军孙建这个马屁精担任大将军,令我担任一方将领,作为讨穢(秽)将军,出军边塞,真是令人沮丧不已。

    不能够参与朝廷政事,统帅全军,我严尤还可以忍了。

    可是,向匈奴汗国用兵,陛下居然也不肯听听我这个大司马的意见和谋略。我呆在大司马这个位置上,尸位素餐,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还是去请求至尊,把大司马这个三公职位,归还给王寻大人,继续担任太中大夫,参与议政!”

    “大司马大人:

    你还是尽量忍忍!我们这些老家伙,早就已经讨人嫌弃了。

    至尊现在,一心宠爱王兴、王盛、哀章、王寻、孙建这些新贵、马屁精,对他们言听计从,早已经忘记了我们这些老部下了,早就忌惮我们这些三公了。

    不瞒大人,实际上,至尊早就不想让阁下,担任大司马这个三公要职了。

    至尊从大司马位置上发迹,岂能够也让他人,东施效颦呢?

    大司马大人熟悉边事,饱读兵书,长于韬略,朝廷的贤良士大夫都是有目共睹。

    至尊却不愿听从大司马大人的意见,而是听从马屁精的谋略,任命立国将军孙建这些新贵,统领全军,主持军事,甄某十分担心,非常忧虑讨伐匈奴汗国会功败垂成,丧师误国,危害社稷。”

    大司空甄丰,也心事重重地赞同严尤说道。

    “大司空大人言之有理。

    至尊太过自负,严厉。不仅摒弃大司马大人,就连大司空王邑大人也受到摒弃,一心一意,听从王寻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的主意。。

    大司空王邑大人晓畅军事,曾经参与平定翟义的反叛,功劳显赫,也不能够参与军事,我刘子俊这些老人,就更加不敢多言了。

    虽然我受封国师,却不能够提出谏言,即使提出了谏言,至尊也是置若罔闻,令人气馁。

    我这个堂堂正正的国师,还有什么用呢?岂不是饱食俸禄,无所事事吗?

    请问大司马大人,大人以为,至尊一意孤行,一心一意要对匈奴汗国用兵,到底是何用意呢?

    对此问题,刘歆一直疑惑不解,不得要领。请大司马多多大人指教。”

    刘歆恳切地询问严尤说道。

    “国师大人,指教说不上!

    我们是多年的亲密战友,亲如兄弟,淡泊名利,对至尊进尽忠言,都是我们的本分。都是为了帝国的兴旺大业,以求青史留名而已。

    我们与陛下,同在一个战车里,可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如果帝国重蹈覆辙,一朝覆灭,恐怕我们这些老臣,也将覆巢无完卵,死无葬身之地,遗臭万年,脱不了干洗。

    据我的私下猜测,至尊之所以一意孤行,欲发动对匈奴汗国的战事,是想通过向匈奴汗国等蛮族用兵这件事情,来激发百姓的忠君爱国热情,提高至尊威望,转移国内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诸君难道没有发现,陛下常常忧心忡忡,寝食不宁,陷入了焦虑不安之中吗?

    既得利益阶层的强大阻力,各级大臣官吏的贪婪颟顸,贪腐堕落,使至尊一力主张的的各项改制措施,礼制礼法制度、土地改革、禁止奴婢买卖、钱币改革、赋税改革、吏治改革、机构设置等,大多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一直进行得很不顺利。

    如今,朝廷矛盾重重,经济凋敝,流民四起,朝廷的日子,早就已经很不好过了。

    至尊虽然高高在上,深藏深宫,但心里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所以,这种种改制措施的不顺,才迫使陛下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地发动边塞战争,借机收回大臣权力,解决流民问题,转移国内矛盾。”

    “大司马大人果然高明,一语中的。”大司空甄丰称赞严尤道。

    “的确如此!

    子俊也曾经多次拜读过大司马大人的《三将》、《论匈奴策》等,深为叹服。

    大司马大人的才干谋略,超过乐毅、白起百倍。

    可惜,至尊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肯接受大司马大人高瞻远瞩的谋略。”国师刘歆十分遗憾地说道。

    “严尤个人的荣辱得失,不值得一谈。严尤考虑的,是为新王朝尽力,为陛下效忠。

    至尊的心思,严某也深知。

    当初,就是因为涉及匈奴等蛮族的战事,至尊觉得严某还有用得着之处,所以才提拔严尤,位列三公,担任大司马这个重任。

    就是至尊如今,要罢去臣的大司马职位,严尤也毫无怨言。

    严尤最为忧心的,是至尊仓促草率的举措,会祸害百姓,危害帝国根基,颠覆社稷。

    大司空大人,国师大人,我们都是至尊多年的亲密战友,经过了风风雨雨,当与至尊同舟共济。

    我们还是尽我们的努力,尽力去说服至尊,做陛下的诤臣忠臣!

    即使至尊不用我们,我们问心无愧,也会心安理得,好受一些。

    诸君以为如何呢?”大司马严尤建议道。

    “大司马大人真是帝国的忠臣!我等理应如此。”大司空甄丰、国师刘歆赞同,齐声说道。

    3

    “朕满腔热情,忧国忧民,怀着宏伟的抱负,兴利除弊,施行改制,进行钱币、土地、解放奴婢的伟大革新,为什么朕的举措,却得不到官吏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呢?”

    王莽常常为此,而百思不得其解,苦恼万分,对着侍中王邑抱怨说道:

    “朕的新王朝,一心为民,一直都在花大力气,革新汉王朝遗留的弊政。

    如今为什么,朕大力推行并发行的新钱币,一直得不到百姓的信任,不能够很好的流通使用呢?

    为什么朕的井田制方案,会召来嫉恨、仇视、抗拒呢?

    为什么朕的赋税改革步履沉重,一直都没有好的收效呢?朕决心惩罚匈奴汗国,维持边塞安宁,为什么臣民要指责朕穷兵黩武呢?”

    大新王朝最高领袖王莽,一想起这些棘手的问题,心里就十分不解,恼怒万分,忍不住对王邑发泄。

    侍中王邑,见王莽懊恼万分,急忙安慰王莽道:

    “陛下不要着急!凡是都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

    陛下的一切改制措施,都是为了社稷的长远利益着想,为了天下苍生。

    可是,为什么陛下的一番好意,始终得不到大众的理解呢?为什么陛下的改制举措,却得不到大众的拥护呢?

    臣私下以为,首先是那些可恶的家伙,鼠目寸光,眼睛里只有眼前的利益,看不见长远的利益!

    其次,是朝廷的改制措施,还有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不够尽善尽美,甚至有的措施,似乎有些药不对症。

    实际上,革新本身就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创举,没有什么革新,是十全十美,没有纰漏的。”

    王邑趁机,劝说王莽道。

    王莽沉吟半晌,终于回应道:

    “侍中大人言之有理!朕常常这样反问自己,反思施政的问题,发现的确还有不够尽善尽美的地方。朕将努力改进,像当年周公一样。”

    4

    王莽一心一意地推行他的复古改制新政,令他的统治阶层的成员,也发生了巨大的意见分歧。

    在对外政策上,大司马严尤等武将的反对最为激烈。

    在国内政策上,以国师刘歆,大司空甄丰为首文臣,反对最为明显。

    国师刘歆,是最了解王莽的,一直对王莽的亲近信任,感恩戴德,渴望报效。

    刘歆也最清楚王莽的心思和处境,知道货币改革等改制措施中出现的一些弊病。

    于是,国师刘歆不断地上书王莽,希望能够纠正改制中出现的一系列失误。

    但刘歆的多次进谏,根本不起作用,刘歆更加绝望,开始灰心丧气,甚至,有些怨恨和疏远王莽了。渐渐地,刘歆与大司空甄丰,却越走越近。

    5

    这不,国师府里,大司空甄丰又溜了进来,并且与刘歆讨论得十分投机。

    “国师公啊:

    不知国师大人你察觉到没有,至尊陛下,已经越来越听不进我俩的意见了。

    陛下刚愎自用,崇拜古人古事,以圣贤典籍为指导,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改制中的过失,不懂得时异则事异的道理。

    陛下既不愿意放弃,不成熟的革新措施,又不断地犯下新的错误,出尔反尔,让朝廷的信誉,越来越低。

    每当我们这些臣子,坦诚地指出朝廷的失误,至尊总是脸色大变,总是借口朝廷的制度还没有建立,为自己的失误强词夺理。

    比如前不久,至尊曾经颁旨,反省钱币改制中出现的问题说道:

    ‘朕也深知,钱币革新中的弊病,知道百姓以食为命,以钱为资财。

    因此,八项政务中,以食为首。

    如果货币都贵重,钱币都是大面额,那么,作为小用途时就不方便,不能应付小额的交易了;如果都轻贱,钱币都是小面额,则运输和装载,都十分麻烦费事。

    如果钱币的轻重大小,各有等级,那么使用才十分方便,百姓才欢迎,百姓也快乐。’

    至尊也十分清楚新钱币的弊病所在,却又不愿意立即去加以改正。

    臣民们议论纷纷,都私下议论,说朝廷是借钱币革新,去打击大商大富,盘剥百姓。

    如果朝廷真是这样做,则大事危也!

    如果百姓都私下这样猜度,说朝廷具有如此的险恶用心,那么,朝廷的信誉和承诺必将堕入冰点,谁愿意相信陛下,是一心为民的尧舜之君呢?

    而最近,朝廷不断犯下的许多新的失误,更是坐实了百姓的私下猜测。

    至尊见起初发行的新钱币流通不顺,认为是种类太少,百姓缺少选择的余地,于是又另打主意。

    不久,至尊又下旨,更铸宝币六种,分别是:金币、银币、龟币、贝币、钱币、布币。

    其中的钱币,又分为了六种,金币分为了一种,银币分为了二种,龟币分为了四种,贝币分为了五种,布币分为了十种。

    总计,货币共有五类、六种名称,计二十八个等级。货币种类繁多,非常复杂难记,货币更加混乱。

    就连朝廷那些专门负责铸币和管理钱币的大臣官员们,也常常被名目繁多的钱币名目,弄得头昏脑胀,苦不堪言,心里是一本糊涂账。

    钱币、布币,都用铜来进行铸造,其中混杂有铅锡等其他金属。

    朝廷新发行的货币的种类,实在太多太多,而货币的轻重和大小,又都很不合适,不适于流通交易。

    在下悲观地认为,最终必然使人民的正常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困顿,恐怕商品买卖交易,将会完全陷入停顿。

    在下发现,朝廷发行的新钱币,如今几乎完全丧失了它的信誉和信用,失去了交换和交易的功能,已经没有人愿意使用它,这不是危机是什么呢?

    人们十分渴望,重新恢复使用,汉朝廷的五铢钱。

    如此下去,不是更加助长了人心思汉的情绪吗?这是我最为担心的!”

    大司空甄丰,忧心忡忡地对刘歆说道。

    6

    “大人的看法很有道理。

    但如今我也是无能为力。就是因为江湖上流传的那些蛊惑人心的符命图谶谣言,陛下已经有些猜忌我了,我怎么还敢胡言乱语,向陛下进谏呢?

    陛下天性自以为是,喜欢猜忌别人,太相信皇帝的权威,不善接受大臣的意见和建议。

    陛下也不肯放权放手,要大臣们分工负责,常常无论什么事,都要事必躬亲,自己亲自去当家作主,把事情摆平。

    但国家正处于转折期,事务繁多,根本就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力量,能够解决的。

    陛下既丢不下皇帝的面子,又不肯舍弃以王家为首的权贵们的利益,最终结果,恐怕陛下只有朝着一条无法回头的死路,走了下去。

    这些情况,大司空大人,想必也十分清楚。

    大人肯定十分清楚,至尊也逐渐了解到了人民的哀愁和怨恨。

    所以,前不久,至尊又重新下旨,只保留和使用值一钱的小钱和值五十的大钱,两种货币并行;龟币、贝币、布币等货币,则暂且全部停止使用。

    然而,民间私自盗铸钱币的现象,依然无法完全禁止;货币变化,给百姓的困扰和掠夺,依然没有丝毫改变。

    至尊不肯认真反思朝廷钱币改制举措的错误,而是依然想强力推行他的新货币。

    至尊便再次下令,加重私自盗铸钱币和抵制使用新钱币的刑罚,希望能够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解决本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

    至尊严厉规定:一家私自铸钱,邻居五家连坐;六家人口,全部没收,将这些人送到官府充公,男作奴隶,女做婢女。然而,法不治众,严刑峻法依然不能遏制。在下以为,如果人们都违反规定,就应该反省法律本身的问题了。

    至尊还规定,官吏和平民百姓外出旅行时,他们自己身上携带钱币的多少,也都要在随身携带的通行证的附注上,加以注明。

    凡是不携带通行证以及附注的人,旅舍不允许他们住宿不说,关卡和渡口的官员人等,还要详细地盘问留难他们。

    至尊下旨,哪怕就是我们这些公卿大臣,都要携带这种证明,才能进入宫殿的大门。

    至尊想要用这样的办法,来提高朝廷发行的新钱币的身价,从而使它们得以顺利流通。

    然而,最终的结果,恐怕是适得其反。

    下层的百姓们,虽然无知无识,但都不是傻瓜,精明得很。

    哪怕是在皇家的强权威慑之下,下层的百姓们,也并不肯接受那些不中用,没有信用的新钱币,这反而激发了下层百姓的抵触抗拒情绪。

    如今,全国百姓是怨声四起。包括朝廷的大臣官吏在内,大家也更加怀念汉朝廷的五铢钱,留念它的方便和适用,不愿意放弃使用、储存它。

    说实话,至尊完全就没有一点必要,去舍弃前朝的五铢钱啊!何必要为了一点虚荣的东西,为了眼前一点蝇头小利去盘剥百姓,而去遭受实实在在的百姓反叛的灾祸呢?

    而朝廷所发行的新钱币,一方面币制混乱,容易私铸,而又有大有小的缘故,不易识别。

    另一方面,加之两种钱同时发行,普通百姓,根本就难以分辨它们币值的大小。

    加之朝廷的货币,又在不断地变化,人民对新货币难以适应,更是毫无信心,一点也不愿意使用它、贮存它。

    就是包括我们这些王公大臣在内,大家交易,都私下用汉朝廷的五铢钱;在市场上购买粮食等商品,也用五铢钱进行交易。

    只是把至尊一个人,蒙在鼓里。

    人们还议论纷纷,并众口一词地谣传说,朝廷发行的大钱,很快就会被朝廷废除,不再使用了。

    人们谣传的结果,使人更加不肯挟带朝廷的大钱,也没有人愿意接受朝廷的大钱,大家更不肯储存朝廷的大钱,自然而然,朝廷的大钱,就更加失去了信誉。

    钱币改革的不顺利,使至尊深感烦恼,焦虑不安。我们的劝说,至尊却不肯听从,令人越发丧气。

    至尊一向自信自负,只相信他自己和他的新贵,他不会接受我们的建议的。

    实际上,至尊十分英明,只要至尊肯去认真思索和寻找,就一定清楚其中的弊病的。

    我私下以为,朝廷钱币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朝廷的改革,违背了市场买卖交易的规律和原则,是掠夺百姓财富的观念,在其中作祟。

    可是,至尊却固执地认为,这是人们思念汉朝廷,对朝廷的钱币改革,具有不满抵触的情绪造成的,这不是药不对症,是什么呢?

    自然而然,至尊想到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地运用官府的力量,去强迫人们屈服,要人民,去接受朝廷的新钱币。

    我曾经建议至尊,不要这样强力推行,但至尊的疑心更重。

    至尊甚至认为,我是在收买人心。

    我无法辩驳,只好保持沉默。谁叫我刘歆,祖祖辈辈都姓刘呢?也难怪至尊会疑心我同情前朝宗室。

    我不是自吹我多么有远见,而是认为,至尊这样做,必然会丧失人心。

    至尊没有理会我的提醒,他再下诏书,用强力手段,去强力压制百姓,威逼大家,接受朝廷的发行的货币,声称道:

    ‘凡是挟带前朝的五铢钱,造谣说,大钱要废除的人,比照‘诽谤井田制’的罪状,放逐到四方边远蛮荒地区去!’

    然而,朝廷的新法实施以后,并没有取得成效,反倒是触犯法律法规的人,再次加倍。

    连同那些被指控买卖田宅、买卖奴婢、盗铸钱币的人,从封国国君、朝廷大臣官员到普通平民,犯法入狱的人,不计其数,人满为患

    朝廷一厢情愿颁布的这些政策,法令,使得农民失去田地、商人失去市场,全国经济陷入崩溃。

    贫民百姓家里,既没有粮食维持日常生活,手中又没有金钱交易,去购买生活必需品。

    他们最终,只有放弃自己的家园,土地,流离失所,没有任何的依靠。

    小农,小商人,一家老小,无法生活,甚至在街市和道路上,彷徨哭泣,呼天唤地。

    想起这些,怎么不让人忧心如焚,心惊胆战呢?

    朝廷不切实际的土地改革与货币改革,每进行一次,人民就破产一次,或者陷入重重的法网之中。

    百姓怨愤,不满,有的沦为盗贼,有的放弃家园土地,沦为流民,或者依附贵族,豪强,成为荫户。

    朝廷的正常赋税,也随之急剧减少。为了维持朝廷的开支,只好加重对普通百姓的剥削,终于成为了恶性循环之境,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覆巢之下无完卵!我辈高高在上的大臣,难道能够逃脱上天的惩罚吗?”

    国师刘歆满腔热血,忧心忡忡地讲了许多许多。

    7

    “国师饱读诗书,深谋远虑,果然看得很远很远!

    在下也十分赞同国师的分析。我看这样,我俩抽空进宫,与陛下好好谈谈。

    但愿陛下,看在我们君臣多年的老交情上,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

    哈!哈!哈!我们就像下层百姓们所说的,我们与陛下,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呢!”

    大司空甄丰,故作轻松地对国师刘歆说道。

    “大人说得极是!我们尽快进宫去!

    无论陛下,是否接受我们的意见,哪怕因为图谶改名的事情,陛下一直在猜忌我,我们都应该尽到我们的忠心和责任,这才不枉为一个忠良之臣。”

    刘歆面露忧郁地说道。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