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520 > 历史军事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 第20章 大司空立志除弊 汉哀帝抱残守缺

第20章 大司空立志除弊 汉哀帝抱残守缺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1

    高乐侯大司空师丹,字仲公,是琅邪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乃经历几代皇帝的老臣。

    起初,师丹从事《诗经》的学习研究,侍奉大儒匡衡为师,很有名气。

    后来,师丹举孝廉出仕,而被汉元帝任命为郎官,开始在朝廷任职。

    汉元帝刘奭末年,师丹开始担任太常博士,后因故被朝廷免官。

    汉成帝建始年间(前32年-前28年),各州推举秀才,师丹因此恢复任职,再次担任博士。后来,师丹离京,出任东平王太傅,辅助管理东平王封国。

    当时,朝廷的宰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等儒家大师,都十分欣赏师丹,认为他品行、才干、学问出众。

    于是,两人一道向汉成帝推荐,称赞师丹议论深博、廉正守道,适于在朝廷任职,不宜在封国埋没才能。

    汉成帝信服他们的推荐,于是征师丹进朝,任命师丹担任光禄大夫、丞相司直等职。

    几个月后,师丹又再次晋升,先后担任光禄大夫给事中,担任少府、光禄勋、侍中等职务,更加受皇帝器重。

    绥和元年(前8年),汉成帝决定,立侄子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于是任命师丹为太子太傅,辅佐教育太子刘欣。

    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刘欣正式即位。师丹因为是太子太傅的关系,晋升担任左将军一职,赐爵关内侯,享受食邑,掌领尚书事,很受刘欣信任。

    不久,王莽被免去大司马一职以后,师丹接任,担任大司马。

    一个月之后,大司空何武被皇帝免职。刘欣任命外戚傅喜,担任大司马,而任命师丹接替何武,担任了太司空,与大司马傅喜一道,辅佐新皇帝刘欣。

    2

    当初,刘欣在定陶封国为诸侯王,虽然十分年轻,只有十多岁,但也了解汉朝廷的情形。

    刘欣看见,汉成帝把大汉皇权交给外戚王氏掌管,王氏权势盛大,尾大不掉,严重威胁皇权,常常内心忧郁不安,担心皇权受损。

    即位之后,刘欣深知外戚掌权,架空皇权的严重危害,励志进取,发誓要改正这一点。

    于是,刘欣继位以后,拼命维护皇权,迫不及待地给母亲丁氏家族和祖母傅氏家族等外戚晋封官爵,培养效忠自己的势力,来夺取王氏的权力。

    所以,师丹也得以凭借皇帝师傅(太子太傅)的身份,被委以重任,最终位居三公,先后担任大司马、大司空等要职,得到刘欣的信任。

    那时,师丹虽然年老,却依然头脑清醒,非常清楚汉朝廷已经到了末世,吏治腐败,矛盾重重,积弊很深的现实。

    眼见汉朝廷豪强大族,贵族士大夫、富商大贾倚仗其特权,疯狂兼并土地,强占民田,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或依附豪强地主,忍受着“收太半之赋”的残酷剥削;或沦为官私奴婢,过着“与牛马同栏”的悲惨生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师丹忧心忡忡,时常担心汉朝廷衰落覆灭,欲有所作为,挽救濒临绝境的汉朝廷。

    所以,师丹自担任三公以后,就致力于革新弊政,希望能够帮助皇帝,中兴大汉帝国。

    然而,新君刘欣继位以后的所作所为,却令师丹忧心忡忡。

    毫无从政经验的年青皇帝刘欣,听从祖母傅太后等外戚新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成帝朝的施政措施,多有更改,造成不少混乱和争端。

    师丹认为,新皇帝药不对症,乱施猛药,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将带来严重伤害,心里十分担心。

    师丹担心皇帝胡乱改制的激进措施,会激化朝臣、外戚间的矛盾,引起政局动荡。

    所以,师丹当初刚刚担任大司马辅政不久,就联合大司徒孔光、大司空何武等三公大臣一道,向新君刘欣提出了限制豪强大族兼并土地、禁止畜养奴婢的限田限奴的“救急”方案,以增加朝廷收入,希望挽救朝廷赋税减少,国库空虚的严重危机。

    太司空师丹目光敏锐,深谋远虑,认为革新弊政,限制豪强兼并土地、禁止蓄养奴婢,维持朝廷的正常赋税收入,充实国库,才是朝廷的当务之急。

    3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与大司徒孔光等三公商讨之后,太司空师丹于是利用亲近皇帝的机会,上书刘欣,劝谏刘欣说道:

    “陛下:

    臣听说,欲速则不达。

    古代的新君居丧期间,总是沉默不语;国家大事,也悉听宰相处理。三年之中,不改变先父的主张和治国的方略,力求稳定朝廷。

    先前,先帝的尸体棺柩,尚在灵堂,丧期未满,陛下就大肆封官任爵,对我们这些臣属,以及皇亲国戚,任官封爵,恩宠备至,让他们突然间全部都赫然显贵,荣宠起来。

    如陛下封舅父为阳安侯,皇后的尊号,还未确定,陛下就预先封皇后的父亲为孔乡侯,并解除侍中王邑、射声校尉王邯等人的职务等等。

    诏书连下,政事变动,仓猝突然,人心惶惶,急剧得没有一点逐步发展,逐渐适应的过程。

    微臣既然不能公开地表明大义,又不能坚决地辞让皇帝赏赐的爵位,那么如果微臣继续随波逐流,不愿意讲话,凭空接受皇帝的封侯,势必会更增加了陛下的过失。

    最近,天下灾害连连,民怨沸腾,郡国多次发生地震,涌出大水,淹死人民。

    太阳和月亮昏暗,没有光彩;五星,也失去了正常的轨道和运行的秩序。

    微臣以为,天象的这些反常表现,都是朝廷举措失当,号令不定,法令制度悖于常理,阴阳混浊不清的反映。

    微臣以为,处理这些天灾人祸,防止土地兼并,防止朝廷赋税人口流失,救民于倒悬之中,才是朝廷的当务之急,是陛下必须急迫考虑,立即解决的问题。

    臣看人之常情,若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年纪虽然六七十了,仍然希望多娶妻妾,广为求子。

    孝成皇帝深刻地认识天命,明了陛下有至高的德行,以壮年之身,为公去私,将陛下立为嗣子。

    先帝突然抛弃天下,陛下继位,四海安宁,百姓不惊,这是先帝的圣德,正合天人合一的功效。

    微臣听说有一句圣言这样说道:‘不要违逆天帝的威严,因为他离你只有咫尺之远。’

    愿陛下仔细深思,先帝之所以选择你,为他的继承人的深意,暂且克制自己的私欲私情,亲自实行新君不言的古制,观察群臣如何从善向化,以稳定朝廷局势。

    天下者,虽是陛下的私产,但也是天下人的天下,不可以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独自享有天下所有的利益。

    帝国如果稳定和平,安康富足,陛下的亲属亲信们,又何愁不会荣华富贵起来呢?又何愁不会飞黄腾达呢?

    微臣以为,陛下不应该如此仓猝、迫不急待地,变更旧有的制度,任用陛下亲信的人,给予他们莫大的利益和无上的赏赐。

    如果陛下继续那样放纵贪婪,自私自利,任人唯亲地处理国事,最后的局势,势必不会维持长久,有违陛下安定社稷,造福黎民的初衷。”

    太司空师丹,痛心沥血地向刘欣进谏道。

    像这样呕心沥血、切中时弊的上书,太司空师丹前前后后,总计向刘欣进谏了数十次。

    太司空师丹进谏的言词,大多直率痛切;所陈述的事实,也常常切中时弊,说中了刘欣的心病。

    刘欣越来越不高兴,对太司空师丹越来越不满意了。

    4

    那一天朝会散罢,刘欣回到白虎殿处理国事,当批阅到太司空师丹的奏书之时,对奏疏中激烈直率的言辞,很不满意,脸色突变。

    刘欣怒气冲冲,脸色不愉,将大司空师丹的奏疏,抛到了案桌之下,推倒了御案上的铜镜,不顾小肉墩等侍臣惊愕的眼色,怫然大骂道:

    “一个不识抬举,忘恩负义的老东西!你说的都是一些什么话呢?你把朕看做昏君了吗?怎么朕为国做的事,都百般让你不满意呢?

    你仗恃是朕的师傅,曾经对朕的些须恩德,怎么竟然敢处处与朕作对呢?

    难道你不知道,你现在的官职爵位,是谁赏赐给你的吗?

    朕想叫谁丢官就丢官,想让谁罢职就罢职。你怎么能够恩将仇报,肆意指责朕的不是呢?”

    平日里性格十分温柔的刘欣,这一天动了真怒,大声斥责太司空师丹道。

    小黄门肉墩等侍臣,见平日里一直十分和蔼可亲的皇帝,突然间失去常态,勃然大怒,尽皆惊慌失色,心惊胆战,纷纷欲逃。

    小黄门肉墩等侍臣,都不知道年青柔顺的皇帝,为何今天会如此暴怒生气。

    小黄门肉墩等侍臣,没有一个人敢说一句话,只得一个个屏声静气,静待年青的皇帝,能够迅速安静下来。

    “朕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司空师丹,居然不给朕这个皇帝一点面子,而是附和王氏外戚,与朕这个堂堂的皇帝,唱对台戏。

    师丹这个老东西,你怎么能够指责朕,处事不公,不顾大局,任人唯亲呢?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刘欣越想越愤恨,恼怒至极:

    “这个忘恩负义的老东西,朕不治你的罪,还能够称为皇帝吗?”

    到了这时候,小黄门肉墩等侍臣,才突然明白,原来是大司空师丹触怒了皇帝,越发不敢啃声。

    5

    对着镜子,恼怒地思索了许久以后,刘欣的愤怒,终于稍稍地减轻了一些。

    胖乎乎的小肉墩,见刘欣稍稍息怒,就仗着刘欣平时的宠爱,小心翼翼地走上前问刘欣道:

    “陛下啊,是大司空大人惹你生气了吗?”

    “肉墩啊,朕的小亲亲,不是大司空这个仗恃对朕有恩的老贼,谁还能够有这个胆量呢?”刘欣的语气温柔了不少。

    “陛下恕罪!肉墩私下以为,皇帝发怒不妥,有伤陛下的威严和英明啊!”小肉墩轻声劝解刘欣道。

    “你这个小鬼东西,也知道有什么不妥吗?”刘欣见小肉墩为大司空师丹说情,心里有些恼怒。

    “陛下啊,你不是常说要察纳雅言、从善如流吗?

    如果陛下只是因为大司空大人上书中所说的一点冒犯的话,陛下就去下旨,惩罚大司空大人,不是会让大臣们非议陛下,说陛下没有一点肚量,心是口非,拒绝劝谏呢?

    大司空大人既是当世大儒,又曾经当过陛下的师傅,还是陛下新近才提拔起来的元老大臣。

    处罚大司空大人,不是也会暴露陛下,任用人才不当的过错吗?”小肉墩的提醒很有见地,发人深省。

    “肉墩啊,朕的小亲亲,你真是朕的智多星啊!你的才干见识,超过了朝中所有的大臣啊!为什么你只是一个小小的黄门呢?你让朕再想想这件事情!”

    刘欣更加忧郁起来。

    苦恼地思索了很久,刘欣只好既向小肉墩,又像自我安慰地说道:

    “朕还是对大司空暂时忍让,不公开发作!希望朕对大司空的优裕策略,能够感化大司空。”

    6

    大司空师丹上书的事情刚刚告一段落,新的烦恼又开始困扰起刘欣来。

    刘欣的堂舅傅迁,为人阴险奸邪,喜欢阳奉阴违。傅迁特别擅长搞一些小动作,去谄媚他的姑姑傅太后,而深得傅太后的喜爱信任。

    所以,傅太后特意安排侄子傅迁,经常跟随在刘欣的左右,名是侍奉皇帝,听从使唤,实际上是充当傅太后的耳目,探听朝廷的消息。

    刘欣心知肚明,但慑于祖母傅太后多年的威严,不敢拒绝祖母傅太后的安排。

    刘欣心里很不喜欢傅迁,厌烦傅迁在傅太后的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

    傅迁得寸进尺,仗恃傅太后对他的喜爱,喜欢连刘欣和朝廷贵戚,朝廷重臣的一举一动,也不放过,统统向傅太后汇报反映。

    刘欣越来越厌恶傅迁的告密行为,就向尚书令唐林秘密下旨,准备免去傅迁的官职,将傅迁逐回原郡去居住。

    不想皇帝的密旨泄露,傅太后很快就知道了皇帝准备下旨,驱逐傅迁这件事情,不禁勃然大怒。

    7

    “陛下真的长大了,竟然将哀家这个老太婆,也不放在眼里了!

    陛下没有与哀家商议一下,怎么能够擅自作出驱逐傅迁这样的决定呢?”

    听到傅迁哀述自己被逐的消息以后,傅太后十分震惊和愤怒,怒气冲冲地向亲近侍从抱怨道。

    亲近侍从急忙安慰劝解傅太后。

    傅太后脾气火爆,越想越生气,立即火冒三丈地命令小黄门傅家驹道:

    “家驹,你去叫皇帝过来,哀家要过问此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瘦弱不堪的小黄门傅家驹,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地出了傅太后寝宫,飞跑着前往未央宫白虎殿,去传达傅太后的懿旨。

    听见祖母傅太后召见,刘欣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好。他慌里慌张地跟随小黄门傅家驹,到了祖母的寝宫里。

    8

    来到祖母傅太后的寝宫中,刘欣看见脸色阴沉的祖母傅太后,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果然,祖母傅太后,对待已经当了皇帝的孙子刘欣,还是像刘欣儿时那样,一张嘴,就毫不留情。傅太后劈头盖脸,十分严厉地训斥起孙儿刘欣来。

    带着小肉墩等一干侍臣的皇帝刘欣,听着祖母傅太后的训斥,觉得大伤面子,脸红耳赤,尴尬不已。

    小黄门傅家驹等侍臣,也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陛下啊,你真的长大了,翅膀也硬了,就不需要祖母这个老家伙了!”

    傅太后言辞激烈,怒气冲冲地对刘欣说道。

    “太后陛下,你为何生气?”刘欣装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开始耍起自己的小聪明,装聋作哑地问祖母傅太后道。

    “陛下的那点小把戏,哀家还不了解吗?哀家就不与陛下打诳语了!你舅舅的事情,陛下究竟打算如何处置呢?

    你舅舅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他不过是多给哀家反映了一点朝廷上的事情,犯得着陛下为此大动干戈吗?

    陛下既然对舅舅不满意,你干脆下旨,将哀家也驱逐回定陶去,这样做,陛下不是耳根更加清静了吗?”

    傅太后一下子戳穿了刘欣的小把戏。

    “太后陛下误会了!朕考虑到舅舅年纪老迈,行动不便,朕才如此自作主张的。

    既然太后陛下不乐意,朕听从太后陛下的教训收回成命就是了!”刘欣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好!陛下说话算话,哀家也不愿为这点小事,浪费陛下的宝贵时间。

    陛下你来去自由了。”傅太后见孙儿刘欣迅速屈服,大为满意,脸带笑容说道。

    刘欣不得已,只好又委曲求全,出尔反尔,答应祖母的要求,下旨撤销当初的决定,留下傅迁不予罢斥。

    9

    此事很快摆到了朝廷上,又再起波澜。

    大司徒(丞相)孔光,与大司空师丹,一起上朝,很难得地走到了一起。

    他俩一边走着,一边聊着国事。

    “司空大人啊,最近朝廷上有很多事,司空大人都与陛下的步调不一致啊!

    难道司空大人就一点没有看出,陛下最近对你很有些不满意吗?”

    大司徒(丞相)孔光,小心翼翼地好心提醒大司空师丹说道。

    “司徒大人说得没有错!吾师丹受到几任皇帝的宠信,又曾经是当今圣上的师傅,怎么能够不忠心耿耿地为国效力呢?

    只要是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吾师丹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啊!

    陛下的责备,有什么不能够接受呢?”

    大司空师丹,突然挺直了有些佝偻的身体,慷慨激昂地对大司徒孔光说道。

    “司空大人啊,我孔光非常敬佩大人的一身正气。我担心的是,我们的革新计划,恐怕不受陛下待见。

    如今,陛下受祖母傅太后的钳制,朝令夕改,群臣都十分不满。尤其是我们提出的土地、奴婢的解决方案,更是令朝中权贵恨之入骨。

    我孔光私下担心,这些重大事件,会在朝廷上掀起轩然大波,弄得鸡犬不宁啊!”大司徒(丞相)孔光十分忧虑地对大司空师丹说道。

    “司徒大人明鉴!吾师丹也有同样的预感和忧虑。

    司徒大人,如今朝廷的危机十分沉重,赋税、人口急剧减少,国库空虚,收入入不敷出,我私下打算,再次与司徒大人一同上奏,请求陛下整肃朝纲,驱逐奸佞,解决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打击买卖奴婢,恢复朝廷的赋税户口,司徒大人以为如何呢?”

    大司空师丹一心为国,征询孔光大司徒(丞相)的意见道。

    “司空大人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孔光敬佩不已。我们两个老朽,饱受皇恩,如果蝇营狗苟,明哲保身,不是枉称忠臣吗?”

    大司徒(丞相)孔光也不甘落后,同意一道说服皇帝革新弊政,解决严重的土地、奴婢问题。

    两人计议已定。

    10

    一上朝,大司空师丹,就率先出列,向刘欣说道;

    “启禀陛下:

    老臣以为,朝廷最近的处事,有些混混沌沌,是非不分,赏罚不明,主次不清。

    朝廷的正常运转,需要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撑。而如今,朝廷的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奴婢买卖十分猖獗,豪族大姓占有的土地和荫护户越来越多,国家的正常赋税、户口丢失十分严重,已经危及了帝国的根基。

    臣以为,应该想法恢复正常赋税、户口,增加国库收入,维持正常运转。

    臣私下以为,这才是国家要事,当前的当务之急,其他都是枝梢末节的小事。

    可是如今,朝廷却有些主次不清,没有抓住要领,而是斤斤计较于一些枝节末梢的小事,整天在人事任命上做文章,处理傅迁的去留就是一个明证。

    陛下下达的关于傅迁去留的两份诏书,前后内容,截然相反,自相矛盾,使天下人疑惑,无法取信于民。

    微臣请求英明的陛下,抓住土地革新、禁止买卖奴婢为头等大事,仍把傅迁等人,遣回他自己的原籍安置,以清除奸党,整肃朝纲,恢复官吏百姓对朝廷的信心。”

    刘欣听后,不置可否,脸色平静。

    大司徒(丞相)孔光,也上前一步,向刘欣启禀说道:

    “陛下:

    大司空所言极是!人无信而不立,君无信,而不明。希望陛下把握天下大势,革新弊政,亲贤远佞,重承诺,树立凛然正气,恢复官吏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两位爱卿说得极是!朕非常赞同大司徒(丞相)与大司空的建议,朕会慢慢考虑的。

    只是,土地革新、禁止奴婢买卖这是一件大事,牵涉太多太大,阻力很大,难以短时间改变。

    就是傅迁这件小事,祖母太后也可能对此事有异议,何况那些国家大计呢?

    朕年纪轻轻,处事没有经验,请允许朕回去,先就这些事情,征求一下祖母太后的懿旨再说。”

    刘欣用上了拖字诀,又迫于祖母傅太后的压力,不能够果断做出决定。

    “陛下,这些都是国家大事,不是私人小事。陛下为什么一定要征求祖母太后的懿旨呢?”

    大司空师丹,向刘欣质疑道。

    “司空大人啊,你曾经是朕的师傅,一定十分清楚朕当前的难处。

    土地革新、禁止买卖奴婢,的的确确是朝廷的大事,我们君臣以后再细细详议。

    朕对祖母太后一向孝顺,傅迁是朕的舅舅,又深得太后陛下的欢心。

    傅迁去留这么大的事情,朕怎么能够不征求祖母太后的意思呢?”

    刘欣有些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地对大司空师丹、大司徒孔光说道。

    “唉,皇帝陛下啊,你已经不是小孩子,而是大汉的皇帝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啊!

    臣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朝廷大事,陛下你不去听从朝政大臣的意见,而是事事都要听从祖母的意见,任由祖母太后违背祖宗严训,干涉左右朝政呢?”

    大司空师丹无奈地叹息了几声。

    “大司空大人,你的这个说法就不对了。祖母圣明,对朝廷了如指掌,朕年纪轻轻,经历不多,不听长辈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贻误了国事,谁人负责呢?

    散朝,诸位大人。革新事大,草率不得。朕会慢慢思考你们的建议,伺机实施的。”刘欣振振有词地吩咐道。

    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师丹绝望不已,只好散朝回府。

    大司空师丹绝望,对大司徒孔光哀叹道:

    “唉,大司徒大人,既然陛下处处听从祖母决定,那陛下把我们放在三公这个位置上,还有什么意义呢?”

    到了最后,傅迁不仅没有被刘欣遣归原籍,而且还恢复了侍中的官职。

    土地革新、禁止买卖奴婢大事,也是束之高阁,不闻不问。

    朝野人士,对皇帝的不顾大节,出尔反尔的种种行径,产生了疑惑和不安。

    11

    当初,大司空师丹的老师前宰相匡衡,一直与太皇太后陛下为首的王氏家族非常亲近。

    匡衡担任宰相之时,曾经陷害过名将陈汤。

    议郎耿育,眼见大司马王莽、骠骑将军王根、侍中王邑、射声校尉王邯等王家权贵,先后被刘欣贬斥,王家势力顿衰,敏锐地看出了朝廷风向的微妙变化。

    议郎耿育决心为曾经受到宰相匡衡等人迫害的名将陈汤仗义直言,以达到追究宰相匡衡等人过错的目的。

    于是,耿育适时上书刘欣,为名将陈汤等人鸣冤,申讨宰相匡衡等人的罪行说道:

    “陛下:

    当初西域都护甘延寿、校尉陈汤,为大汉帝国在遥远的异域,血战扬威,洗雪了国家多年的耻辱。

    都护甘延寿、校尉陈汤,率领大军,讨伐绝域不服从大汉帝国的君主,捕捉了万里之外,难以制服的强虏,威震海外。

    难道有谁的功劳,可以与他们的丰功伟绩相比吗?

    先帝赞美他们,因而发布公开的诏书,突出地宣扬他们的功绩,并为此而更改年号,使英雄的事绩,传之无穷。

    大汉帝国,以战促和,与此相合,南郡也贡献了白虎,边陲再无警报,不用戒备,安享了多年的和平安宁。

    当先帝卧病在床时,仍然对此事念念不忘。

    先帝多次派尚书,去责问丞相,催促他们,迅速地拟定甘延寿、陈汤等功臣的功劳的等级,以便奖励。

    可叹丞相匡衡,却附和权贵(大司马王莽)的意思,从中排斥阻扰奖励功臣,仅封甘延寿、陈汤数百户的采邑,使功臣战士,大失所望。

    孝成皇帝继承的,是前人已功成业就的基业,乘讨伐战胜强虏之威,不须动一兵一卒,而使国家安宁。

    可是朝廷大臣,却倾轧邪恶,意欲独专朝廷的权威。奸佞排挤嫉妒有功之人,使陈汤只身被拘入狱,无法独自向陛下,剖白申诉自己的冤情。

    陈汤终于以无罪年老之身,被朝廷抛弃在边陲敦煌郡里。

    敦煌正当前往西域的通道。从前威震远方,战无不胜的名将陈汤,现在一转眼间,却成了罪徒,还要遭受郅支单于残余势力的讥笑,实在令人可悲可叹!

    至今奉命出使各国的使节,还无不用陈汤击杀郅支单于的事情,来宣扬大汉朝廷的威严和强盛。

    借助英雄陈汤的功绩,去威吓敌人,却抛弃英雄陈汤本人,使进谗之人称心快意,陛下难道不感到痛心吗?

    安定不可忘记危险,强盛必须忧虑衰弱。

    而今国家平时,没有文帝累年节俭积蓄的大量财富,又没有武帝延揽的,众多勇猛善战令敌胆寒的名将。

    所有的,只有一个英雄陈汤而已!

    假使陈汤已经过世,没有赶上陛下当政的时代,臣民们尚且希望,国家追录陈汤的功劳,聚土高筑陈汤的坟墓,以鼓励后来的仁人志士,忠臣烈士。

    陈汤有幸得逢圣世,现在距他立功的时间,又不太久。如果陛下再听信奸臣的谗言,用鞭子把陈汤驱逐到偏远的边塞流放,使陈汤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实在有伤圣朝的光辉。

    臣私下为陛下深深地惋惜。

    有远见之人莫不思量,认为陈汤的功劳,几世以来无人可及,而陈汤的过错,却是人情难免的。

    英雄陈汤,尚且落到如此下场,那么我辈之人,纵使粉身碎骨,疆场捐躯,仍免不了还会受制于奸臣的口舌,被嫉妒之臣,陷害成罪徒。

    这正是臣,私下为国家特别忧愁的地方。希望陛下特别留意。”

    议郎耿育义正词严地建议皇帝道。

    阅罢议郎耿育呈上来的奏章,刘欣心里十分震撼感动,立即下旨道:

    “朕儿时开始,听到陈汤,甘延寿等英雄豪杰的为人和功绩,无不热血沸腾,感激涕零,发自内心地渴望一睹英雄的风采。

    不想,巍巍英杰,竟遭奸佞陷害,朕义愤填膺。

    兹下诏,接受耿育大人的建议,召回陈汤回到京师妥善安置,以彰显英雄的功绩。”

    刘欣的圣旨颁下,一代名将陈汤,最终得以侥幸回京,后来在京师长安寿终正寝。

    听见这个消息,大汉官吏百姓,齐声称颂。

    继位将近一年来,刘欣终于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