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520 > 恐怖灵异 > 死亡终结 > 网络文学路在何方(上)

网络文学路在何方(上)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房伟:网络文学是目前中国文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c网络文学的经典化c网络文学的研究方法c网络与文学的关系等话题,还请各位评论家畅所yu言,各抒己见。

    周立民:说实话,如果以文本为中心的话,我对于这种生产机制的创新之处和弊端何在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它们掌控在网络文学后台ca一控的公司手中,商业利益会促使他们比我们更有动力去研究创新和弥补不足。我想问的倒是另两个常识xg问题:一是创作者由什么人构成,他们为什么在网上写作?二是网络文学的阅读者又是谁,他们与传统文学读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前一个问题,大家首先是想到“网络写手”,据说注册的网络文学网站有5000家左右,仅盛大旗下网站就有160万名写手,ri更新数字量达6000万字。估计全世界的传统写作者加起来都没有这个多吧?他们为什么到网络上来写作?可以理解成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吗?有的人是求交流,有的是自我展示。而且,我一再强调网络文字并不都是小说,如诗歌以及私人博客。从最初动机到后来的变化,比如现在能叫出名头的网络写手,他的写作显然已告别了自娱自乐模式,而成为网络平台ca一控下的写作者。很难统计,他们其中有多少以此生存,但据说有的人ri均须码字两万,才能适应角se,这种写作方式与文本之间的潜在关系很值得研究。我认定这些所谓网络文学作品属于消费文学,是在商业模式控制下的写作,且它们不是传统意义的创作,它们早已被纳入商业模式。这之后的网上传播c推广,乃至向纸面过渡,影视剧改编等,都是在一套成熟商业模式下运作出来的。在这个链条中,写作者的地位相比于传统的作者和文本为中心的地位是大大被削弱c被降低,这也就谈到了所谓“大神手册”之类的创作模式化等问题。未来的网络文学是怎么样,我说不清楚,但在商业浪cha一的主导下,这样的写作不排除有泛滥之可能,它们的泛滥会大大降低整体的文学阅读水准。可能有一天,传统文学像甲骨文一样被对待,甚至觉得难读也说不定。你可以说,我这是用jg英文学的观点来看网络文学,似乎标准不对,但我想不论什么样的标准,之所以称为“文学”,它就应当有它的核心价值c标准c品位,无论怎么新的样式纳入进来,这个价值c标准和品位没有理由降低。

    我必须指出另一种情况,那就是由于传统文学资源有限,加上处于霸权地位的主流标准和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一大批作品无法进入。而网络破除了所有的这些门槛,使得他们此路不通另有大路,使他们在网上大显身手。说实话,我看好这一部分创作,尽管我也觉得他们可能也不能称作网络文学,但称什么不要紧,反正它们存在着,特别是那些由于与当下的主流文学趣味有差异的c有个xgc有探索xg的文字,我觉得它们会打破现有文学格局的局限,为当下文学带来活力和生机。我不举小说,小说因为有充分的条件被商业化,这个时代的文学中最不纯粹的创作就是小说,说白了它有可能最滥。但诗歌呢?由于原有的诗歌刊物的陈腐,没有探索xg,网络的出现曾被有人视为诗歌的chun天。我还想说文学评论,这本来也是由jg英和商业控制的小圈子,jg英们活动在所谓的那些核心期刊中,翻开刊物看看,多少年来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不是说没有好文章,也不是说这些人写不好文章,但想一想这么有限的资源永远这样被小群体把持着,它极其容易造成固定的文学趣味,这必然会限制文学多元发展。尤其是微乎其微的新元素c新人的进入,使得本来可能非常高雅的文学趣味变成凝固和僵死的。而商业以新书发布c作品研讨会c媒介的书评等方式已经无孔不入,收买c拉拢c利用所谓的jg英群体,制造出表面强大的一种文学声音,在媒体上四处流传,实际上不过为出版社打榜c卖书做帮手而已。这种情况下,像“豆瓣小组”这样的群体,反倒开辟了另一条生路(当然,出版社知道它的影响力,已渗透进来了)。大家自发的c没什么学术等级和规范,靠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评判作品。文字直接c感xgc没有顾忌,这未尝不是一种新式评论,而对于纠正目下文学评论的这种“腐朽”或许能够起到一定作用。而且,它拆掉了吓人的学院高墙,与大众建立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至少普通人要想看看对一本书的评价,不会去找《当代作家评论》,而完全可能首选去豆瓣查查。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比较麻烦,它们实际上是很纯粹的创作,也有很高的水平,但传统文学刊物不接受它们,在网络上它也不曾形成公共交流的平台,淹没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没有人关注,它们是被各方排斥在外的孤魂野鬼吗?我不知道它们如何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中。

    第二个问题是网络文学的阅读者是谁,他们与传统文学读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我觉得首先要说“点击量”这个词,点击量能代表多少有效阅读量,就像一本书的印数。人们也在流传这样的说法:网上只有“浏览”没有“阅读”。这是造成当今网络文学奇长无比,文字繁复拖沓的原因吗?它会最终瓦解jg英文学吗?因为没有反复的阅读就不能有高品质的文学?文字必须是在反复的咀嚼中产生它的味道和意义的?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下的问题是网络文学会诞生它的忠实读者吗?还是大家完全都是为了消遣才去阅读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读完一部就会丢掉它,再去寻找新的,那么,所谓网络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实际就不存在了。因为反复阅读,被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是一部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前提。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一天就更新6000万字,一个人一天读10万字,也够两年读的,试想连粗略的阅读都不可能,又如何实现经典化?而如今那些排行靠前的作品,真的不是网络平台在背后ca一控,而仅是网友自然选择的结果吗?上可以出现那么多僵尸粉,也让我对点击量和排行榜产生了怀疑。那么本来企图可以对抗传统文学霸权的网络世界,又有了新的话语霸权,同样将文学绑架到不ziy一u的境地中了——看到这样的图景,我不免又有新的担忧。

    梁鸿:相对于立民,我的态度可能更温和一些。情况可能没有那么悲观。毫无疑问,网络文学的市场机遇要比传统的cjg英的文学要好的多。网络文学的灵活xgc大众xgc消费xg和可盈利xg都使得一些机构愿意去ca一作,并且,给其提供更大的平台。资本的介入使得网络文学迅速膨胀,并且会滋生一些非正常的现象。它会导致网络文学品格低下c粗制滥造c迎合大众口味等现象。它会扩大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但同时也会使其更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文学就失去了其jg神核心:草根xg。网络文学的发表平台低,阅读群大,它可以从海量的书写中自然筛选出好的作品和能够吸引人的作品,以最终保持其自然的选择xg。但是,资本的集中ca一作会淹没c遮蔽很多草根作家。它也会慢慢导致分化,并损伤这一草根xg。在这种情况下,它可能会更加类型化和模式化。但是,也必然看到,并非ca一作就都是不好的,在信息越来越庞杂c越来越瞬间xg的时代,如“云中书城”这样的机构还是给文学带来更多的机会;并且,会通过电视c电影等大众传媒扩大其影响力。

    张莉:我是与网络一起成长的。最初上网时还是在清华读硕士,常去上“水木”。那个时候没有博客c没有,bbs正红火。当时有很多文学青年是先把他们的作品贴在网上,然后获得大量读者。在我常去的“泡网”论坛里,我第一次看到冯唐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还看到盛可以的小说。在清韵或者另外别的地方,我也看到过任晓雯c曹寇等人的小说。今天,他们都是当代文学的中坚力量,他们也完全不被视为网络作家,也不能被当作网络文学作家,因为他们的作品委实与网络文学的气质c表达c追求完全不同。

    同样发表在网上,但为什么一些文字是网络文学,一些不是?为什么一些作家被视为网络作家,另一些则不是呢?这说明,介质是判定一部作品是不是网络文学的标准,但绝不是唯一的。网络文学在逐渐形成它自己的特点,或者说,只有具备某些特点,才会被视为真正的网络文学。当然,首先它是发表在网络上的,现在有盛大模式和云平台,当年记得每一个网站都有文学论坛,天涯有“舞文弄墨”,当时还有榕树下,那都是出产网络文学作品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网络文学有属于它的文学特se。比如随写随贴,看读者的反映决定自己小说的发展方向,与读者的互动xg极强。我看六六在访谈里谈到《双面胶》时提到:“有读者说你怎么不写写这个事情呢,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很多。”那么,下一章,她就加了上去。冯唐等人,与六六等人的创作方式肯定是不同的,他们当年恐怕都是写好了c斟酌好了再贴上去,他们有他们的语言追求,他们的创作目的和表达也不会随着读者的好恶发生改变。我认为,网络文学的重要特点在于作家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和密切,读者是文学写作重要的构成部分,这是直接面对读者的写作。

    《失恋33天》的走红更将网络文学那种“即兴式”c“互动式”的写作特点进行了强化。在豆瓣网的某个小组,一个姑娘失恋了,同时她还是文学青年,她一天天地把失恋后的心情记下来,当时贴子名叫《小说或是指南》,但没有想到发贴之后点击量大增,很多年轻女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去看有没有更新。在这些女孩子眼里,它就是爱情指南,她们渴望获得指引。某种程度上,《失恋33天》是个特别有趣的网络写作行为艺术,那些有失恋经验的人希望将自己的故事写进小说,——这小说集诸多失恋者之经验,终于真的变成了“指南”。我有时候在想,现在的年轻人爱读《失恋33天》是不是有点儿像我们当年看琼瑶或者亦舒呢?有点儿像。不过,说实话,这些恋爱小说比当年那些小说更现实c更清新c更有自嘲能力,女孩子更有dulixg。

    为准备这个讨论,我把《杜拉拉升职记》系列四本书都拿了出来重翻。这个系列很可能会成为某一个时期的经典之作,每本书定位为“中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