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520 > 历史军事 > 铁流1911 > 正文 第210章 【郑家屯】

正文 第210章 【郑家屯】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袁世凯在抠头皮c伤脑筋之后颓然放弃,准备也学何向东一般躲起来看热闹。

    那么,何向东躲在上海哈同花园渡蜜月,袁世凯猫在大总统府里不吱声,段祺瑞该当高兴了?不,他正跳起脚骂何某人的娘呢!

    山东的事情还没了,上海就爆出舆论风潮,随即士官三杰又不太合事宜的提出军队国家化,加上与协约国的谈判,与日本的周旋,普选办法意见征集和制定哪一桩不是大事儿?一桩桩都落到临时政府总理兼陆军总长兼中立办事处坐办段祺瑞的脑门上了。

    这个总理不好当呐!

    为难时,自然有人出来替总理分忧的。

    第一个出面的是第一任民国总理唐绍仪,他与段祺瑞原本是有矛盾的,当初逼走唐绍仪最力的就是段某人。国家面临如此重大转折关头时,在孙中山c黄兴c何向东c梁启超等人的敦劝以及段某人有些不好意思的邀请之下,唐绍仪出山就任这一届临时内阁外交总长,与他的女婿顾维钧一道,承担起外交谈判和对日周旋的重任。

    第二个,不,第二批出山赴北京任职的是伍廷芳c张知本,他们出面组织普选和相关法律研究c制定,准备以副总统黎元洪为首推进普选,重开国会,推翻民元三年袁世凯在解散国会前强行通过的民三约法,在民元约法的基础上制定民国的正式宪法。伍廷芳原是心灰意赖,准备回到香港继续当爵士衔大律师的;而张知本在武昌的中华大学执教政法已经半年。

    第三批是以程灏功c周自齐c梁士诒组织的财政整理委员会,一方面协助外交谈判c力争收回关税自主权;一方面以整理发钞c银行清理为主推进币制改革,整顿全国经济;再一方面与法律人士会商制定新税法,废除杂税杂捐,以中央c地方财政分税分责的形式,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为发展工商业c助力农业铺路搭桥。

    第四批c第五批几乎就在舆论掀起波澜的那一刻起,原来分属不同阵营cc甚至曾经刀兵相见的北洋系c国民党系c两湖系c地方军系,逐渐的聚拢在一起,共商国是,同当国家兴亡重责。

    一股股涓涓细流在无形力量的作用下汇集在一起,形成滔滔江河之水奔涌向东,汇入大海;一个个政治团体在无形力量的平衡下捏合在一起,各自利益互相融合发展,各自的政治诉求逐渐的抛开短视,化一为争取国家的强盛c民族的兴旺;一枚枚铜板块块银洋换作一张张钞票,全国四万万人都在为国家紧要关头的改革和振发出力。

    隐身哈同花园的何向东,就是那股无形力量的源头,不,准确的说,无形力量是中国人的国家意识c民族意识从1840年开始慢慢积累,在湖北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在沙河之战的日日夜夜,在舆论风潮的唇枪舌剑中逐渐成形c强化,何向东只是恰到好处的引导国家意识c民族情绪的力量悄悄的汇聚c突然的爆发而已。

    还是武昌的《大汉报》总编胡石庵在论战中的一篇文章道出奥妙。

    “未有辛亥之革命,国人不知民众力量之强大;未有抢救汉冶萍,国人不知钢铁工业乃国家之心胆;未有大冶之工业城,国人不知湖北之变化;未有沙河之胜利,国人不知泱泱中华亦能振作而制敌”

    “凡此种种,不经尝试而从旁指点品评c动辄引经据典者,莫如先以国家振发之大计而设身,提点一二者可用建议,待施行见效再行置喙。”

    “先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人又云,不在其位者不可谋其政。而时人往往以匹夫有责而对国家大事妄加指点非议,所言虚者多,实者寡;捕风捉影c妄加揣测者多,真凭实据c实干经验寡;夹带私利者多,为国家民族气运度量者寡。”

    “胡某尝问,言必指人卖国者,其人真有爱国之行为乎?有心人等或可搜罗近日舆论中指责谩骂者名姓,调查其作为,打听其为人。胡某敢言,其人十之皆为虚言者c人云亦云者或夹带私利者也!”

    “呜呼,沙河之壮士鲜血未干,汹涌之振发民气未泯,如大帅般敢于为国家作担当者未绝,华夏复兴有望矣!“

    中国朝野在争论和暗斗中渐渐归流,日本人也没闲着。

    1914年11月17日,日军集中陆c海炮火,出动水上飞机投弹,对德军在青岛要塞核心工事区遂行连续七天的炮击。11月22日早6时,德军中尉布鲁肖携带着德国总督的密令文件驾驶飞机离开青岛,降落在潍县城东北的平地上;德军炮舰亚格尔号随塔克号之后,在胶州湾自爆沉没。11月23日,俾斯麦炮台守军炸掉军备物资,港口德军炸沉远东最大的,3600吨级的船坞,大部德军乘坐舢板c汽艇c划子横越胶州湾内水面,在胶县登岸向“中立国”缴械。

    11月24日,德国驻青岛总督兼守备司令官,海军上校迈尔瓦德克率残部千余人(多为轻c重伤员)向日军投降。

    25日,日本青岛作战军司令官村上景明大将宣布攻占青岛,设立青岛守备司令部,自任司令官。26日,中国陆军第十一师第二十一旅进驻李村河口——仰口一线,“局外中立”在山东宣告结束。

    山东作战,日本人付出一万四千多人的伤亡,第十八师团被全歼的代价,总算达成其公开宣布的“对德宣战,攻占青岛”战略。然而,日本内阁和军部秘而不宣的“趁势占领胶济铁路和山东全境”目的完全落空。

    不甘心的日本政府又指令其驻华公使日置益开始新一轮的外交讹诈,于27日照会中国外交部,要求全面继承战前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目标直指胶济铁路和沿线矿产开发权利。

    唐绍仪c顾维钧当即予以驳斥,称,胶济铁路是在日本对德最后通牒生效前,由中国陆军第九师收复,与日军出击青岛毫无关联,当然不能作为日军之战利品。唐绍仪在随后发布公告:欧战爆发而中国局外中立,日军以战争行动占领青岛,根据德国租借胶澳条约,日本在青岛的统治权按照租借条约延续至1923年结束,届时,中国将收回青岛主权。

    历史又要上溯到1898年,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德国强占青岛,强迫满清政府签订租借胶澳条约,租期25年。俄国见状不甘落后,立即强占旅顺口,也强迫满清政府签了一份租借金州旅大条约,租期也是25年。

    青岛与旅顺在日本人眼里的分量截然不同,日军前脚撤出旅顺,俄军后脚就占据c强租,那不是打日本的耳光吗?从此,日本卧薪尝胆c积极准备对俄战争,于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战后,俄国在南满的一切权益转交日本。日军在旅顺设立关东州都督府,以护路队的名义常驻军队,从一个旅团增添到一个师团,再增添到1914年底的约两个师团。

    静观各方风色,时机已然成熟,27日午后,定武上将军c长江巡阅使兼山东军事观察使何向东加衔上将在上海哈同花园通电,销假,即日动身进京述职。

    日本人立即把何向东北上看做“中国政府就山东交涉案将向更强硬的态度转变”的信号,立马见好就收,胶济铁路的事情也不提了,闷着头发动日本国民先移居青岛,站稳脚跟再说。

    1923年,中日双方都把这个年头看做关乎山东c辽东两大半岛的“决战之期”。

    不过,决战之前,双方都会在一些“小事”上做文章。何向东是带着一份密电登上北去火车的。密电来自于奉天将军府,张锡銮回到奉天后左思右想,支持袁世凯吧,国家肯定内战,凭白给日本人以好处;不支持袁世凯吧,拜把子的情谊和多年来的交情上说不过去。左右都是为难呐!

    张作霖回到奉天后,出了一个两面讨巧而奉天得利的主意。

    文章得从郑家屯的日军说起。郑家屯位于吉c奉两省交接地带,具有相当重要的交通和战略地位。

    日俄战争后,根据1905年所签订的《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日本虽然获得了在南满地区有守备铁路的驻兵权,然而郑家屯既不属南满范围,也不是铁路附近属地,原无驻军的理由。1914年8月,对之窥视已久的日军借口其在郑家屯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时曾受中国警察的误击,以“保护居留日侨”为名,悍然进驻郑家屯。后误击事件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日本不顾中国政府再三的抗议,继续非法驻军。

    原本此事由奉天将军府会同外交部办理,此时,山东的军事眼见停了,传闻的第十五师出关驻防东北一事是说来就来。奉天各部都不愿意“突然有外人插一腿”在自家地盘上,那怎么办?

    请何向东来解决赖在郑家屯不走的日军,希望以此事让何向东陷入外交纠缠中,知难而退,免得第十五师开到东北。又可以敷衍大总统袁世凯那边,看,老兄弟在给姓何的出难题了。还可以让日本人也觉得麻烦,能从郑家屯撤走最好。

    因为,奉军是承担了进剿蒙古巴布扎布匪帮任务的,巴布扎布身后就有日本人撑腰,日军进驻郑家屯,实际上是控制要道,随时给巴布扎布开逃生的口子。

    别人觉得难,是因为不敢去挑战日本人。接到张锡銮电报的何向东,却已经看到东三省军队接受整编,日军撤出郑家屯的远景了。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