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520 > 历史军事 > 铁流1911 > 正文 第一章 【一石三鸟计】

正文 第一章 【一石三鸟计】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群山密林,盛夏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枝叶,变成一道道光柱斑驳的洒在地面,清凉的山风拂过,那一道道光柱变幻着,让人眼花,一时间难以看清裸露的青色岩石上爬满地衣c苔藓和一些小草。曲折的山道从山那边蜿蜒到此,几乎被低矮的灌木丛和草丛掩盖,若不是正好有一伙人经过,旁人很难发现这条山道。

    东边的南京c西边的武汉三镇,素来有火炉之称,偏偏在两地之间的大别山区,即便盛夏也是气候宜人,如果没有土匪作乱,必然是那些达官贵人们的避暑圣地。

    此时,经过鹰嘴岩的这一伙子人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土匪,而是民团。

    杨正涛是这伙人的头头,团丁们有的叫他二少爷,有的叫他把子头,有的干脆叫他小名——土根。不管别人怎么叫,他还是头头,说的话就得作数,就算这次进山剿匪的民团从两百人散去到现在的十五号人,杨正涛没说回头,大家伙儿就得硬着头皮往二龙山去。

    逃走?这想法并不稀奇,一百多人都这么做了,剩下的人个个也揣着这主意,只是别人能逃,他们可不好丢下杨正涛一个人去打土匪。

    走在队伍最前面,头上盘着辫子,倒挎着一杆半新旧汉阳造的汉子约莫二十七c八岁,算是团丁中年纪最长的。他叫洪四五,前几年在黄州巡防营混过饭,这次麻城县成立团防局招兵买马打土匪,自然不会落下本乡本土的他。因为当过兵,他被杨团总任命为靠班,跟队伍上的正目(班长)差不多,也就是个小头头,每月除了吃穿还能拿一个银洋钱,待遇比那些只拿十来个大子儿的团丁好多了。看在钱的份上,把子头不怀好意的目光c后面那个“麻杆儿”的絮叨c藏身在不知何处的土匪。这些都不算啥,哼,真打起来,老子别的本事没有,脚底抹油绝对最快。

    麻杆儿本名叫杨虎,不,叫周虎,他自幼父母双亡,幸好被杨家老爷收养,还能跟着年岁一般大的二少爷读书,也就随了杨姓。虽然对莫测的前路c阴森森的山间树林c那些从没见过面的土匪心生畏惧,可杨虎是绝对不敢逃走的,逃回去也是被杨家老爷打死的结果!再说了,二少爷还给他下了一个差事呢!

    后面跟着的几个团丁都是杨家冲的,杨正德c杨正礼兄弟是杨老爷本家,与杨二少爷是一个班辈,论年岁还要长一些,可家道中落的兄弟俩没啥本事,就算在湖北新军混成协当过几年兵也没长进,入了民团还得乖乖的听二少爷的话。

    再后面是小货郎扶持着杨家姑爷,也就是民团的军师,麻城汊河口一带鼎鼎大名的程秀才程老爷程灏功。下巴蓄着山羊胡子c大热天还穿着长衫子的秀才爷比他小舅哥的岁数大了一倍,满当当的四十岁。其实,打小没娘的杨正涛就是他姐带大的,他姐嫁给程秀才当了续弦夫人,连带着把杨正涛也带去读了几年四书五经,所以,正儿八经的说来,杨正涛还得叫他姐夫——夫子。土匪要抢小舅哥没过门的媳妇儿,小舅哥冲冠一怒为红颜,带了队伍打土匪,自然的,姐夫军师就得帮衬着。至少,旁人眼里都是这么看的。

    杨二少爷带着疤脸c憨娃等人走在最后,眼看着出了这片阴森森的树林,巨大的鹰嘴岩就在头顶上了,二少爷下了令——歇一会儿再走。

    洪四五脱下被露水沾湿的短褂,挑在枪口,环抱着步枪盘腿坐下,倚着岩石缩头打盹。麻杆本想跟洪四五拉扯几句话,见他那模样,悻悻然转到岩石的背阴处,拿了竹筒喝水。少爷说,队伍里有官府的探子,是谁?不知道!反正在巡防营当过兵的洪四五最有可能,所以,麻杆得看着他,得想办法从他嘴里掏出话来。

    杨正德倒背着老套筒,解了裤带,两手拎着裤头钻进灌木中,任谁都知道他要干啥,没人理会更没人跟着去。

    秀才爷沉下屁股坐在一块被小货郎打理干净的青石上,左右看看,团丁们低落的情绪感染了他,叹口气,让小货郎去唤二少爷。杨正涛转眼就到,得了姐夫眼色,令手下和小货郎止步后靠上前来。

    “土根,你得想个办法,这么子下去,队伍不到二龙山就得散光。真要落到那地步,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杨正涛还算俊朗的国字脸扭曲了,哼了一声说:“别的不敢说,他们这十几个是不敢跑的。”

    “小心为妙。”程灏功瞪了小舅子一眼,最后给了个眼神——“你知道的!”

    麻城民团两百人进山剿匪,知道底细的却只有程灏功c杨正涛二人。

    剿匪,剿的是从豫南流窜过来的扫地虎股匪。

    据说,那扫地虎本名田金榜,原来是安徽新军炮队的一名正目,参加安庆马炮队起事失败后就逃进大别山当了土匪,手下弟兄里多有安徽新军的士兵。起初,安徽官军拿扫地虎也没办法,后来请张勋的江防军出兵,总算在前年把扫地虎撵到豫南的商县山区,哪知豫南地瘠民贫多出土匪,倒又给他联合了豫南的几股土匪,声势反而大涨。

    麻城团防局总办杨老爷——也就是杨正涛他爹,乡里人私底下唤作“杨老根”或“杨大舵把子”的——其实是另有打算,扫地虎也并非无缘无故跑到鄂东来搞风搅雨。去年冬天,杨家老大杨正波在安庆开了新的山货店,偶然从交好的官面人嘴里听说了扫地虎的老底,过年的时候就把消息带回家。

    杨老根是哥老会在黄安c麻城一带的舵把子,也算是共进会的人,与前些年起事的唐常才c马福益多有交情,时时想着反清复汉,为唐c马二人报仇。得了大儿子带来的消息,与秀才女婿一合计,机会来了!反清得有枪杆子,杨老根是会党头头,平时官府提防得紧,根本没办法弄到武器拉起队伍。可如果扫地虎窜到鄂东山区,那就另当别论了。简单一句话——扫地虎这伙子土匪是秀才程灏功亲自去请来的!如今,官府拨了枪支弹药,民团拉起来了,那就得商量一下何时揭竿而起的细节了。

    此时,在黄州巡防营的会党兄弟传来消息,官府并不放心杨老根,在民团里安排了探子。所以嘛,联系扫地虎的事情不能明着来,而且,民团力量如果小了,那今后反清是杨大舵把子听扫地虎的?还是相反?

    翁婿二人想了个一石几鸟的法子。

    团防局放炮挂牌的那天,扫地虎的揭帖就出现在汊河口镇街的石牌坊上。扫地虎说,老子看上了姚家冲姚家老爷姚恒修的女儿姚青荷,定于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率众弟兄迎娶压寨夫人,黄安c麻城各大户早备贺礼,名单如下。第一个名字就是团防局总办杨老根!

    姚青荷是杨家二少爷没过门的老婆!这,汊河口的人全都知道!你看看,土匪多嚣张啊,人家这边刚刚挂了牌子,你一个大耳刮子就扇了过来,只气得血气方刚的杨二少爷带着两百刚刚丢了锄头把子的民团进山剿匪了。旁人都是这么看的,包括官府。

    杨正涛进山剿匪,实际上是掩护程灏功联系田金榜,会商反清大计。

    带两百团丁进山,也能锻炼杨正涛统带能力。唉,虽说二少爷平素里除了横行乡里之外没啥本事,可舵把子老了,带兵打仗肯定不行;大少爷一心经商,反清嘛,可以,你们去干,我卖我的山货。矬子里面选矮子,杨正涛就这么“带兵打仗”了。

    老实巴交的农民刚刚入了民团就要去打土匪?可能吗?!话说,人家扫地虎可是号称千余人枪的!所以,团众溃散大半也是意料中的事情,这事儿拿到官面上一说,那就是“枪支弹药不足,民团搞不过土匪,还请官府多多支持”,如此之类的话。说不定官府哪位老爷头脑一热,又给民团几杆汉阳造,那可就呵呵。

    不过,没有把秀才爷掩护到位之前,杨正涛还得看好剩下的这十来号人。

    杨正涛对此心知肚明,看似凶险的剿匪其实一点儿风险都没有!反倒让二少爷在姚家小姐那里多了个长脸的机会。谁让姚家出了这么一个水灵俊俏的小姐,谁叫姚家兄妹打小就不待见杨二少爷,对杨姚两家的婚约也颇为抵触呢!

    姑爷c舅哥二人又咬了一会儿耳朵,觉着休息得差不离了,杨正涛一边起身一边喝令团丁们“准备赶路”,没等他走上两步,就听前面一块大青石下传来一阵惊呼。随即就看到麻杆一脸惊慌的跑来报信:“二少爷,二少爷,不好了,洪四五被人打晕,枪,枪被抢走了!”

    “谁干的!?”本能的,杨正涛觉得是那个官府探子搞出的事情,可,不,不是怀疑洪四五就是探子吗?

    “不知道”麻杆一脸茫然。休息时,他距离洪四五最近,若非挡着一块大青石,二人也就步的距离,可他真没听到任何的响动,更别说看到是谁干的这事儿了。

    杨正涛头脑一阵发懵,看向姐夫,程灏功也是一脸不解。啥?把人打晕又抢走枪?咋就没闹出一丁点动静呢?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