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520 > 玄幻魔法 > 逢春[综] > 正文 134.钗在奁中28

正文 134.钗在奁中28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薛夫人只打算悄悄地问问薛蟠, 看他同不同意, 若是同意, 这么好的姑娘, 就早早的去与贾家定下来。

    薛夫人当然也喜欢黛玉,但是早就知道黛玉是老太太要配给宝玉的人,所以就没起这份心思。

    宝钗听到薛夫人不经意露了口风,便想若是探春做了自己的嫂子也很不错, 应该是个能管住薛蟠的人。而且这些年下来, 薛蟠也挺有责任担当,应该也不会辜负了她。只是探春本来是会去和番,有做王妃命的人,不知道她自己若是知道了会选哪一个

    薛夫人那边已经问过了薛蟠。薛蟠一听,这个三妹子平时也是见过的, 想到探春这些年越发出落得鲜艳明媚,是个难得的俊俏人物,家世也是知根知底的人家,而且她和薛夫人与宝钗相处的都好, 还有什么不同意的, 自然是万般愿意。

    薛夫人悄悄的说与宝钗知道, 让宝钗再去试探一下探春的意思,若是能双方都有意再去提亲,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日, 探春来到宝钗房中, 见她正在对着一个什么东西愁眉苦脸, 探春觉得尤为新奇,走近一看竟是一个鞋样子不由得嘲笑道“我当是什么深奥的文章难住了你,怎么是张鞋样子”

    宝钗看看她,不打算和她一般见识,仍是一副苦恼的模样,说道“我自有我烦恼的。”

    探春笑道“你到底拿着它烦恼什么再说何曾见你动过针线,如何又对着作鞋感兴趣了”

    宝钗说道“我向来对这些针线活没什么兴趣,一年能出一两件就算不错了,可是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又觉得无从下手,所以只能在这唉声叹气了。”

    探春接过手中的那张纸样,比了比大小“这不是咱们的号码,也太大了些,难道是大哥哥用的”

    薛宝钗意外道“你到是一猜即中,不过你怎么不猜是蝌兄弟的”

    探春面颊有些绯红道“谁说我不猜,这一个不对,下一个就要猜是蝌兄弟的了,你们府上一共就这么两个男丁,俗话说长幼有序,我当然要从头猜起了。”

    宝钗故意说道“我又没说你对我哥哥过多在意,你怎么这么激动而且,你干嘛脸红”

    探春经宝钗这么一说,红晕都要翻到耳根了,气的直跺脚,“宝姐姐今天好好的,怎么总说些气我的话”

    宝钗哄道“好妹妹,我原不是故意气你,而是自己还在这烦恼着呢,本来我跟哥哥打赌输了,他叫我亲手给他做一双鞋出来,可是你是知道我的,让我做双鞋真是比开两间铺子都难,正在这愁眉苦脸呢,你别与我一般见识就好了。”

    探春是个吃软不吃硬的,见到宝钗烦恼,又忍不住说道“不过是做一双鞋,要什么花样材料的平日在家,我也偶尔给二哥哥做过一两双,我教你就是了。”

    宝钗惊喜地眨眨眼道“好妹妹,你又何必只教我,直接帮我做了不就完了,交给你,不过是耽误几日闲暇的事儿,若是交给我做,明年哥哥也穿不上这双鞋。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你就帮个忙吧。”

    探春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道“宝姐姐难得求我,我就帮你这个忙,只是万万别让别人知道了。”

    宝钗说道“放心,我不让别人知道,只叫哥哥单独来谢你。”

    宝钗留心观察她的行色,见探春没有不虞之意,而是脸颊又红了。就觉得薛夫人的提议应该不错。这个时代女孩子的针线极为金贵,若给异性用,除非是自己的亲长或另一半,而提到薛蟠,探春没有排斥的意思,应该是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宝钗对探春说道,“不瞒你说,最近我母亲,在给我相看嫂子呢。”

    探春翻看鞋样的手一顿,凝神听宝钗的诉说。

    宝钗说道“可是左看右看,看了恐怕都有上百家了,我那个挑肥拣瘦的哥哥都不相中,唯有这一次,我母亲一说他就同意了。”

    探春紧张的攥紧了手中的团扇,使劲儿扇了几下,佯装好奇的说道“这次是哪家的千金”

    宝钗不回答她的问题,继续道“可是我母亲说了,两家虽然也有通家之好,最好再让我暗中打探一下女方的意思,不然人家若是对我们家十分无意,强扭在一起的婚姻也不一定就好。”

    探春这下倒不用假装惊奇了,“你们这么好的人家还用如此小心翼翼,那人莫非非是天仙美女不成”

    宝钗笑道“可不是嘛,我的天仙美女”

    探春初时还没反应过来,片刻后,又是羞恼又是惊讶道“宝姐姐莫非说的是我”

    薛宝钗点点头“你看我哥哥怎么样是不是心中佳婿的人选我母亲说,若是你同意,必然不让你受半点委屈,她就到贾府近去提亲去了。”

    探春犹自不信,以为宝钗在跟她开玩笑,因为探春知道自身的条件,家庭虽然不错,但她毕竟是庶出。而薛蟠年少有为,已经官至三品。京城中什么达官贵人的女儿不能娶,会偏偏看上她这一个庶出之女。

    本来,探春倒是从没如此想过,对薛蟠只是有一些少女情怀的崇拜罢了。见宝钗还一脸认真的看着她,不似开玩笑,探春不由得脸红心热。而且她心中想到,宝钗素来是极有分寸的人。也绝对不会拿这种事开她玩笑。

    宝钗看出她的不好意思,说道“你怎么总不说话,你再不说话,我可当你是默认了,直接就去回母亲,不日就到贾家去提亲。还不只你们这一对,婶娘看上了邢姑娘,也要一起说呢。”

    探春平日里是个性子极为爽快的人,就算到了这个时候,羞得脸颊发烧,还是忍着没逃跑,说道“你我素来关系好,在你面前,我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你可以让姨妈去试一试,若是家里也不反对,我自然也是同意的。”

    宝钗笑道“好嫂子,既然你和哥哥双方都有意,我自然甘愿帮你们跑腿儿,玉成此事,接你早日过门。”

    探春嗔道“你可先别胡说,八字还没一撇呢,若是让人听到多难为情”

    薛夫人这次送女孩子们回贾府的时候,就跟王夫人提起,想给薛蟠订探春的事。

    王夫人说道“若是我自己亲生的,也愿意嫁去你们家,何况是我养大的。只是蟠儿也是我亲外甥,我也不能只为自己家的丫头考虑,探丫头的身份是不是有些低了”

    虽说正出和庶出是一样,但那说的是男子,到时候在外面建功立业都一样,可是女子的婚姻,不少人家还都是很在意嫡庶的。

    薛夫人说道“这若是在别人家,我自然也在意,不过探春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深知她的性情,被姐姐你教养的很好,你出的人,别说是个小姐,就算是个丫头,也要比别人家的齐全。”

    王夫人被她夸的心花怒放,不过还没到晕头转向的地步,“虽然是我养大她,但是毕竟不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探丫头的婚事还是要老太太做主,你没见迎春被她父母做主许给了孙家,老太太到现在还觉得不如意呢。”

    薛夫人说道“孙女儿的婚事,自然要去回明老太太。只是先要支会姐姐一声,而且你也知道我们家,委屈什么都万不会委屈到儿女的婚事上,拿给儿媳妇的聘礼必然少不了。”

    王夫人听她这样一说,不由得十分心动,心想她知薛家巨富,而且肥水不流外人田,直接问道“探丫头的聘金你打算给多少银子”

    薛夫人说道“我自然不会让她受委屈,姐姐觉得三万两银子怎么样”

    王夫人知道薛家有钱,但是没想到她这一出手这么大方。这么多的银子,在任何人家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这钱若是落在贾家,就算料理完家中的几场儿女婚嫁的大事,再加上老太太的那一场,也都用不完的。

    探春早晚要嫁人,若是许了别人家,再遇到这种挥金如土的婆家可太难了,既然娶不回宝钗那么个金口袋,探春的这一场婚事换回来的聘礼银子也不少了。

    王夫人想了想说道“薛家若是能出五万两,我便和你定准了,老太太那边我替你去说。”

    薛夫人松了一口气,还有点怕王夫人记挂着之前的事,不同意这场婚事。还是宝钗说得准,要她直接许下聘礼银子,说她姨妈才会干脆的答应。薛夫人又有些伤心不知她姐姐何时开始变成个见钱眼开的样子,她朝夕相处,竟然还不如宝钗看得准,无论如何,能答应就好。

    薛夫人说道“姐姐只管去说吧,能得一个合心意的儿媳妇,薛家不在意多花点钱。”

    见她答应的那么痛快,王夫人心中有些后悔提少了。

    于是给薛家的两兄弟提探春和邢岫烟提亲的事儿,便到了贾母面前。老人家平时最喜欢保媒拉纤的,在心中忖度了一番薛蟠兄弟的身份人品,不由得觉得十分满意,探春之事她当下就做主同意了,只说要再问一问贾政的意见就齐全了。

    至于邢岫烟,老太太也从中做个媒人,向邢夫人去说媒。邢夫人正想与薛家搞好关系,哪有不同意之理,所以这两对儿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成了未婚夫妻的关系。

    这时订婚之后,再隔几年成亲也是有很多的,迎春那时是事出有因,孙家催的急才匆匆的把人嫁过去。

    现在薛家又要准备新房,又要准备各种新婚所用之物。贾家又要给女儿置办嫁妆,少说也要一年半载,才能妥当。

    只不过他们薛家再接贾家的女孩过去住,探春和邢岫烟是无论如何要回避不去的了。因为有一种说法,未婚夫妻婚前相见会折了他们的福分,所以自从定亲之后,男女双方最好都不要见面。

    贾府那边,贾母八月初三过八十大寿,贾府上下举家欢庆,从七月二十八日到八月初五日,荣宁两处齐开筵宴。因是整寿,薛夫人家中无事让她操劳,便也打算过去松散几日。

    二十八日贾家请了几位世交的皇亲驸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等人。

    余人正在看戏,南安太妃提议要见贾府的众小姐们,于是贾母谦虚几句,派人请来黛玉探春惜春。

    南安太妃挨个拉过她们问,几岁啦,读什么书。三人一一回答,南安王太妃,一手拉了探春一手拉着黛玉说“这几个姑娘们,个个都是好的,倒叫我不知夸哪个好。”

    贾母陪笑着说道“王妃太过谬赞她们了,她们年纪小,哪里受得起。”

    南安王太妃又问“对了,我记得那年与贾府一起进香的,有一位薛家姑娘,听说也住在你府上,怎么不见出来”

    薛夫人一听这是在问宝钗,于是上前答道“回太妃的话,因她哥哥封了职建府,小女已经搬回家中去住了,今日没来,才没能瞻仰太妃娘娘的贵颜。”

    南王太妃“哦”了一声,说道“令郎是哪位,不知又封的是什么官儿”

    薛夫人带些喜意的说道“圣上恩典,不是什么大官,是护军参领。”

    南安王太妃慢条斯理的说道“怪不得我没留意,这京城之中大官小官多的是,所以这升升降降的倒不惹人注目了。”她不无遗憾的说“看来今日是见不到那位薛姑娘了。”

    薛夫人以及贾母等人都觉得这南安太妃的话音有些不对。不过这种场合,谁也不会去得罪于她。而且众人都知道她最近风头很盛,因为她儿子南安郡王,受封为征南将军奉旨去攻打南疆,是国家的功臣,所以南安王太妃无论到了何处,处处也被人敬让三分,气焰越发不可一世了。

    薛夫人因是老亲家过寿,便是有人对她不敬,也只能忍气吞声了,何况太妃的品级比她大了许多,受几句冷言冷语,还能找回来不成。

    探春黛玉惜春三人,在一头雾水之中收了南安王太妃的见面表礼,各自捧着所得的香珠,笔砚等物回房去了。

    那日薛夫人被南安太妃下了面子,之后贾府的几天宴席,都称身上不怎么舒服,便不去了。

    等到他们家的宴席过后,隔日,王熙凤亲自来看薛夫人,见她身上其实没什么不舒服,应该是觉得那日南安太妃不怎么礼貌,所以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便笑着劝慰道“家里好容易有这样的热闹,姑妈还不同去喜庆两天,您不在那,别说是我们,连老祖宗都说怪没意思的。”

    王熙凤是个惯会哄人的,没一会儿,薛夫人就被她哄的忘了烦恼,只顾与她说笑了。

    王熙凤是带着巧姐儿一块儿来的,这孩子被奶妈抱的久了,却要挣扎着下地。

    王熙凤说道“你急什么都到了这儿了,定然能让你见到你宝姨妈的。”又向薛夫人说道“这个丫头的急性子随了我,还不如她弟弟桂儿沉得住气,在家中就嚷嚷着要见宝姨妈,到了这府中更是恨不得长双翅膀飞过去,对了,宝丫头呢在家吧”

    薛夫人说道“宝钗刚刚还在这边,管事的回说外门上有客人来了,她就过去了,说不定得待会儿再来见你。巧姐要是急着见她姨,让丫头带着去找她吧。

    ”薛夫人于是又派身边两个老成的丫头带着去。

    王熙凤笑道“姑妈也太周全,我知道你府上道路平坦,就让巧儿自己跑着玩儿吧,何必劳动两位姐姐。”

    薛夫人笑道“在家中是不会有什么事儿,但是她人小,身边得跟着人。”

    不一会儿巧儿没找到宝钗,反倒与另一个小家伙嘻嘻笑着手牵手回来了。

    王熙凤一看“这不是在板儿吗原来是刘姥姥在府上”

    这时薛宝钗和刘姥姥也已经进得厅来,互相见过礼,刘姥姥更是朴实热情得不得了,非要又给王熙凤磕头,又要给薛夫人磕头,薛夫人忙让拉住让座,王熙凤亲自扶住她,说道“姑妈这里最不兴这些虚礼的,知道你这份心意就成了,姥姥快坐吧,你怎么有空来,你来他们这儿干什么来了,可也要到我们府上去”

    宝钗说道“凤姐姐说话就像蹦豆子一样,你一下扔出这么多问题,便是我都犯愁先回答哪一个,何况刘姥姥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还是我告诉你吧,刘姥姥是我特地请来的,我有些庄子里的事不明白,所以想请教请教她老人家。”

    王熙凤说道“怪不得呢,我就说刘姥姥进一次城,怎么也会到我家去坐一坐,这次怎么就巴巴儿的只来你这儿了。”

    刘姥姥笑道“二奶奶说的不错,要不然这次从姨太太府上走了之后,也打算去给你老请安的。”

    王熙凤笑道“呦,这顺路的人情我可不接,要是哪次知道刘姥姥是特地来看我,我才领情呢”

    薛夫人笑道“还是凤丫头的这张嘴呀,谁都比不过她机灵对了,宝钗你找刘姥姥来干什么我竟然是也不知道的,大老远的折腾她这副老骨头,虽然还硬朗,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我记着刘姥姥比老太太还大三岁呢吧”

    刘姥姥说道“都说是贵人多忘事,可见是不真的,姨太太却连我这老婆子的年龄这小事都记得,老婆子是比老太太年长了几岁,今年正好八十三了。”

    薛夫人与王熙凤又感叹了一番刘姥姥的长寿硬朗。

    刘姥姥说道“别看我年纪这么大了,还照样下地干活呢,我一天半天出的活计,不比年轻的时候差多少。”

    薛夫人说道“那可使不得的,您老这个年纪也该享享清福了。”

    刘姥姥说道“托姨太太,奶奶和姑娘的鸿福,我家现在不只是当初的那几亩没什么玩意的薄田了,也买了几亩肥田,还盖上了砖房。不过我向来是闲不住的,若是让我在家里炕上躺着,反到骨头要呆酥了,下地去干点活,出去走走反倒舒畅。这不,这次姑娘问我庄家地上的事儿,老婆子也才答得出来,不然还得回家问邻居去。”

    王熙凤奇怪的打量宝钗“咱们宝姑娘越来越接地气了,怎么京城里那些赚钱的铺子还不够你折腾的又去打听人家庄家地上的事儿做什么”

    宝钗说道“这两者倒是无关,你也知道,薛家也有几个庄子,但是每年的产出如何,全靠庄头年前送上来的收成,多少就是多少了。这些年来,我们只知道收租,对这其中旱涝晴雨会有怎样的收成全不知情,也不知道那些租了我们庄中地去种的佃户们过得如何,我在家中琢磨庄子上的事儿,便想起刘姥姥,这些事儿她知道的最多,便派人接了她来,顺便让她和他们家的小孙子在城里悠闲待上几天。”

    刘姥姥对王熙凤说道“奶奶不知道,姑娘问的那才叫仔细呢还说,还说要请了大夫给庄里的佃户们免费看病吃药七十岁往上的老人还要每月发些粮米我种了一辈子的地,做梦也没碰见过这样的好东家,若不是姨太太家的庄子在金陵,要是就在咱们京城附近,我们就举家都要搬迁过去,给她家做佃户呢”

    太和殿

    宫中文武百官早朝的时候,皇帝大发雷霆,全都是因为六百里加急的平南军中上来的一个折子。

    雍正气愤的说道“朕一重用汉臣,你们就说我不给满人老臣机会,是朕没给吗朕派了两万兵马让南安郡王带着去平南面那五六千人的叛乱就算是不会带兵打仗的人,也知道什么是以多胜少吧就算是赢不了,总不至于输得太丢人可是现在结果怎么样几个月过去了,一封捷报都没有,现在反而跟我说,南安郡王让人家给俘虏了主帅让叛军给俘虏了这仗打成这样,简直是荒唐可笑”

    虽说可笑,可是下面的众臣却没一个敢笑的,而是齐声说“请皇上息怒”

    十三王爷是带过兵打过仗的,这时他出来说道“皇上,西南那一带都是少数民族,沟通困难,而且边陲之地,本就乱象丛生。地形又不开阔,还可能有瘴气,所以我军可能还有些不适应,请您再给他们一些时间,区区几千人的叛军,必然不会是我大清国的对手。”

    与南安郡王府一样同是军功出身的一干老臣,也都为他求情。

    雍正皇帝沉思了一会儿说“朕也知道,他有一堆不能速战速决的借口,可是现在国家财力空虚,很多大臣和各地方官员所欠国库的亏空还没还上,国家也没有钱再在西南那边耗着,我看这仗没必要再打了既然那一方要义和那就义和吧,再传旨让南郡王府出一位郡主,与那番邦去和亲。”

    南安郡王府接到宫中的旨意之后就已经乱了套,南安郡王只有一个妹子是待嫁之龄,而且是南安郡王太妃亲生。另有两个小女儿不过还在襁褓之中,所以这和亲的人选只能是那位唯一的莉姿郡主了。

    这位郡主从小就被南安王妃娇宠惯了,早就有京中权贵前来求亲,他们左一个看不上,又一个看不上,后来就听说郡主的眼光太高,不敢来求。她已经到了二十三岁还未挑选到如意郎君,在这个年代算是晚嫁的了,南安太妃还指望女儿配个金龟婿,谁成想一道圣旨就要配给那南边的野人了。

    莉姿郡主听到那圣上传旨的消息,哭着来找太妃“太妃娘娘,你快救救我吧,我不要嫁到南边去,我不要和亲”

    南安太妃当然舍不得她,又是宽慰,又是安抚,答应她一定会想个办法。半晌后,南安太妃说道“早知如此,还不如把你早点嫁在京中了。”

    这一日贾府匆匆接到外门上的传话,说南安太妃来访

    现在京城上下都知道,南安王爷打了败仗,让人俘虏了的消息。谁能想到这南安太妃这时候还有心情串门子。

    贾母还是得说道“快请”对于这位高品级诰命的到来,贾家全家上下只能严阵以待。

    南安郡王府以及其他三个异姓王府都与贾府是世交老亲,现在除了北静王府仍然是王爵之外,其他三府已经是次一等的郡王爵位。他们都是从刚入关时一起在皇上身边伺候才定下的交情。

    所以南安郡王太妃也不拐弯抹角,来了之后直接说明来意,想在贾家的女孩当中认个干女儿,作为南安王府的郡主去和亲。

    贾母王夫人等人都是一惊,他们也知道,皇上要让南安郡王府的郡主去和番的消息。

    南安郡王太妃心中早有了中意人选,说道“我看上次你家的三小姐就很好。”

    王夫人也不想忤逆了这位太妃,可是仍得实话实说“回太妃娘娘的话,探春已经订了亲了。”

    南安郡王太妃倒是没想到会这样,她之前问了人家女孩儿的年龄,倒是没问是否定亲,只以为还这么小,应该是没有说人家的,不过她是以自己家的女儿年龄做对比,“当真定亲你可别唬我”

    王夫人和贾母等,都连忙起身说道“不敢有瞒太妃,确实定了人家。”

    南安王妃想到探春己订了亲,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那那位黛玉表小姐难道也订了亲了”

    这时贾母就不得不说话了,她连忙说道“黛玉倒是没定亲,不过,她从小养在老身身边,我家中还有个年龄相仿的宝玉,老身所以早早已经有了想法,是打算留她在家中的。”

    王夫人神色一动,虽然早知贾母有此意,但是这还是她头一次当众说出来。

    贾母原来也打算隐忍着先不说的,一来宝黛的年纪都小,二来打算再看看黛玉的身体如何。

    贾母虽然疼爱黛玉,但是也只是外孙女,还隔了一层,再怎么也越不过宝玉去。

    黛玉若是总多病不好,不是长寿之相的话,贾母也不打算将黛玉嫁给宝玉。贾宝玉在贾母看来是日后贾家的接班人,无论如何都应该娶一个福寿双全的女子,不能拖他的后腿。

    今天见南安郡王太妃的意思是必须得带走一个姑娘,贾母素来疼爱黛玉,自然不舍得她去遭那份罪,所以只能这时说了。

    贾老太太又补充道“而且黛玉身子骨向来弱,恐怕经不得跋山涉水的奔波。”

    南安王太妃想起黛玉弱柳扶风的身姿,确实是弱不禁风,不是好的人选。他们贾家上次相见的只有三位姑娘,最后那一个惜春还是一个小孩子,也太过不适合。

    南安郡王太妃说道“探春到底定亲给了谁家,何时订的亲,能不能去退了”

    王夫人说道“这也是今年设定的,定给了她姨表亲的薛家。”

    南安王太妃喃喃的说道“薛家”

    贾母说道“本来以我们贾家与南安王府的关系,能为太妃娘娘分忧是义不容辞的事,只是家中确实没有适龄的女儿,所以还请娘娘原宥,不如,太妃再去看看别家”

    南安王太妃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薛家就是那个曾经做过皇商,后来他们家又有人以武职入官的那个吧”

    王夫人说道“正是。”

    南安郡王太妃说“我记得他们家的女孩子是让宫中撂了牌子的吧,不用参加选秀”

    王夫人一听这话便有心结,这还是她与元春亲自操刀,没想到谋算薛宝钗未成,还给娘娘招来了皇上的猜忌。上次元春已经悄悄告诉她,因为私自操纵摒除秀女的事儿被发现,元春遭了圣旨一顿训斥。这对宫妃来讲是十分丢脸的事,所以元春便有些病殃殃的一直未好,才有上次的贾家举家去省亲。

    王夫人因此其实是有些怨恨宝钗的,特别是上次进宫时看得出来,宝钗与皇后宫中走得比元春宫中都近。

    于是王夫人说道“没错,宝钗这孩子才被撂了牌子,还没定人家,太妃娘娘若是想见一见她,我这就派人去她家传召。”

    贾母和一旁陪侍的王熙凤,都看了王夫人一眼,觉得她这样行事有些不妥。

    王熙凤更是心中焦急,但是这个时候若是离开或者出去派人传话也太过明显。

    南安王太妃与王夫人对视一眼,说道“那就派人去传吧,我在这里等她。”

    于是王夫人派了一个自己的心腹嘴紧之人,让她备好了轿子,去薛府接薛大姑娘“就说我们都在,有事找她商议,余者不用多说。”

    王夫人派了人走之后,贾母房中之人,无一人作声,都在静等宝钗的到来。

    一向沉稳的鸳鸯不知为何却一副慌乱的样子,她服侍贾母向来稳妥,竟然当场失手打翻了一盏茶,好在是撒到了桌子上和地上,并未洒到贾母身上。

    鸳鸯一个劲儿的告罪,说道“老太太,我这就下去找抹布把这里收拾干净。”

    贾母说道“快去收拾了,怎么越有客人在,你越要出事故。要不是因为你平日最贴心,我一定要打你。”

    鸳鸯又告了一声罪,就要出去。

    南安郡王太妃说道“慢着,不过是一点儿茶水渍,放在那也没什么,还是等那薛大姑娘来了,再忙这些小事儿吧。”

    鸳鸯心中暗恨,不能出去传句话,但是她只是个小丫鬟,也别无他法,只能又退回贾母身边了。

    听说要找她商议事情,薛宝钗在两府之间也是走惯了的,丝毫没有怀疑,等到了这儿之后,才发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儿。一向眉眼带笑的王熙凤,正愁眉苦脸地看着她,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好像她不应该来。

    而且坐在最主位上的那个人,不是贾母,而是一位身穿大黄色诰命服饰的人。虽然略微有些眼熟,但是宝钗也不记得在哪里见过了。

    王夫人向她招招手说道“宝钗,快来拜见南安郡王太妃。”

    宝钗在心中一转,南安郡王到是有些耳熟,听薛蟠下大朝回来提过,于是上前拜见。又给贾母,王夫人,夫人,王熙凤的人见礼。

    那南安王太妃初时一直在细细打量她的言谈举止,等她与所有人都见过礼之后,便笑吟吟的拉过宝钗的手说“这样好的一个女孩子,亏你们之前还藏起来不让我见今天总算让我见到了,可见我是有喝她女儿茶的福分的。”

    薛宝钗从各人的表情,以及这位南安郡王太妃的到来已经猜出了这位太妃的来意,想来正是在找人替换她女儿和亲之人,贾家的其他姑娘都不在,竟然独独召见她一个。

    果然太妃说道“我本来是极为喜欢三姑娘,心中衷意她的。但是听说探春聘给了你们家做你的嫂子。如今见到了你,我更是喜欢的不得了,比探春更胜,你就给我做女儿吧,怎么样。”

    这南安太妃本以为以她王府的权势,宝钗听了这话必然会俯首帖耳,谁知道她只是站着不动。

    宝钗只是十分得体的微笑道“太妃的谬赞,宝钗安敢厚颜领受,至于干亲之事,我家中母亲尚在,还有兄长当家作主,怎敢擅自答应与人,恕我只能辞授太妃的厚爱了。”

    南安郡王太妃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你是说得征得你家中的同意这又有何难,你这边答应了我,我就派人去传话告诉他们,认了我做干娘。我还会向朝廷请封,给你县主或郡主的封号和食邑,这对于你们家是何等的荣耀,他们岂有不感恩戴德之理。”

    薛宝钗心想又是一个太妃,太妃这两个字简直跟她犯冲。

    她说道“太妃娘娘可能没领会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我不能给你做干女儿,这世间母女情分是最珍贵难得,岂同儿戏,我与太妃娘娘不过今日才相见,话也没说过两句,有什么珍贵的感情可言”

    面对薛宝钗的理直气壮的无礼之言,南安郡王太妃竟被她说得向后退了一步“你”

    一旁伺候太妃的女官喝道“大胆竟敢顶撞太妃”

    王熙凤连忙打圆场说道“太妃娘娘可千万别在意,我这个表妹向来心直口快,说若是说有意顶撞太妃她是万万不敢的。”

    贾母等人说道“请太妃明鉴,不要与她小孩一般见识。”

    薛宝钗说道“我如此粗鲁无礼,自然不配做太妃娘娘的女儿,更不配和亲那南疆的藩王了。”

    南安郡王太妃眯着眼睛说道“好啊,看来你心中比谁都清楚我找你是为了什么,那你就更应该识时务一点,若是你今天不答应,我就让人去调查你哥哥我就不信一个当了几年官的人会没有任何把柄可查,将他贬官撤职严办,看你还有什么好猖狂的到时候你仍是一样,还得来求我,仍然是要嫁到南疆去,这两条路对你来讲哪个更好,你自己选吧”

    王夫人心中想到虽然早知南安王太妃不是什么慈悲人,但是这当面威胁的嘴脸也太难看了吧。今天若是薛宝钗不答应,看来这太妃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既然事情是发生在贾家,说不定贾家也要因此受到她的怒气牵连。

    王夫人不由的说道“宝钗,自古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再说只要你答应太妃,娘娘也不会让你吃亏的。你要三思而后行啊”

    薛宝钗不悦地说道“我就错在来贾府之前没有三思而后行,但是谁曾想到一向慈爱的长辈竟然会与外人合起伙来骗我,你们畏惧强权,怕胳膊拧不过大腿,这次事出突然我不怪你们,若是还有下次,就什么亲戚情分都到头了,到时也别怪我不念故旧之情。”

    这话臊得贾母王夫人等人面红耳赤,平日见宝钗在大观园中与众姐妹相处从未拌过嘴红过脸儿,对待长辈也一直是言笑晏晏恭敬有礼,没想到她也有如此刚硬的时候。

    贾母心中想,这太过刚硬就是不识时务,也未必是好事。

    果然,只听南安郡王太妃冷声说道“你以为今天到了这里,还能飞出我的手掌心儿吗今天你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再烈性也无用,你若是敢反抗不怕死,我就去对付你的母亲哥哥,福嬷嬷寿嬷嬷给我抓住她”

    从太妃身后走出两个膀大腰圆的嬷嬷,横眉冷对,额头的法令纹极深,一看就是强横惯了的。

    薛宝钗一看今天是不能善了的了,冷笑道“看来是好说好商量行不通,太妃娘娘就想动武了,您这是哪门子的太妃,恐怕宫里的太后都没有你这种欺男霸女的威风”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