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520 > 玄幻魔法 > 逢春[综] > 正文 125.钗在奁中19

正文 125.钗在奁中19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怡亲王胤祥连忙说道“陛下息怒, 她小姑娘家不知道深浅,除了你我之外, 又不认识什么别的朝廷大员, 必是胡说的,别跟她一般见识。”

    宝钗却执着地说道“我没有胡说, 脉象骗不了我,没有人教我什么,是我自己看出来的。陛下目前积累的辛劳,若是善加调养及时用药, 还有得补救能够及时止损。若是继续不管不顾透支下去,我也没有办法了。”再累就要累死了, 正是民间所说的心血熬干。

    这些天来, 雍正确实觉得精神不济, 写字时手有些抖。晚间太累了, 有时候看折子都是重影儿。他只以为只要哪天好好休息睡一觉就行了, 但是他又一直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件事压着一件事, 军国大事又太多。雍正是个责任心极强的人,怎肯把那些事物放下独自去休息, 恨不得一下都处理完才好呢。

    见雍正不说话,一味的沉默,胤祥对他算是知之甚深, 说道“四哥, 莫非她说的是真的, 你一夜只睡一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全在辛劳伏案”

    雍正抬头看了他一眼,算是默认。

    胤祥如遭雷击“这怎么得了啊您是万金之躯,折子是看不完的,全国各省几百几千号官员每日都上折子,你若是挨个都看的话,自古也没有这样的圣贤皇上”

    雍正说道“我勤于政事不是为了装什么圣贤,而是要整顿吏治,收复西北,把之前国库亏空的局面挽回来”

    胤祥说道“陛下已经是以勤先天下的典范,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陛下朝乾夕惕。”

    胤祥同样是忧心忡忡,他深知薛宝钗医术高明,连太医都治不好的腿疾让她给治好,她不会在皇上的事情上危言耸听。

    只不过因为雍正是皇上,不能像胤祥一样直接让薛宝钗下手诊治,只是看一看脉也就罢了,若要下定论,还要太医会诊才行。

    薛宝钗说道“恕我斗胆,干大事的人,第一件要事,就是保重自身。适当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她来到桌子边,随手写出九花玉露丸的方子来,说道“我那丸药的方子就在这儿了,陛下和十三爷可以拿去给太医好好检查检查,药材配齐了也不必交给我,让他们直接制来就是了,如何调制成丸我上面都写的很清楚。陛下和亲王殿下可适当服食,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效。”说完,就要告辞了。

    雍正缓和了口气说道“朕并不是责备于你,你别害怕,你替十三弟治好了旧疾,又出于医者之心关心他和朕的健康,我们应该谢你才对。”

    薛宝钗说道“陛下言重了,你们为国家大事操劳,我能略尽绵薄之力,是理所应当的。”

    雍正又想起来突然问道“对了,中秋的月饼你收到了吧好不好吃”

    宝钗于是又谢上次月饼的赏“中秋节能得到皇上御赐的月饼,我受宠若惊,一家都喜乐融融。只因为身上没有个一官半职,不能当面进宫去谢皇上的赏,只能在此时补上了。”

    雍正点点头挥挥手,薛宝钗知道,这时候她应该告退下去了,不过她站在那里略顿了顿,没有直接走。

    胤祥说道“有劳你了,去后院找福晋和格格们玩儿吧。”他见宝钗未动,问道“还有什么事儿吗”

    薛宝钗说道“听说今年黄河大水,两岸已成泽国,受灾的百姓无数。”

    胤祥看了看雍正,见他不语,于是说道“是有这么回事儿,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倒是听来了不少国家大事。大水无情,我们最近正在为赈灾的事愁呢,你既然住在京城这个得天独厚之地,就好生做你的大小姐吧,不要去想那些远处的事儿了。”

    雍正则皱着眉头说道“胤祥,你让她说完。”雍正处理政事,习惯了一听人说道现如今的这几件最要紧事,就想听完他的条陈,也没注意宝钗只不过是一介女流。

    薛宝钗说道“我自知人小力弱,听说黄河大水,也只不过是听着干着急罢了,还不如河工,扛不了一个沙包去堵河堤。只能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微薄之事罢了。”

    薛宝钗从怀中取出几张银票,双手递过去给胤祥说道“这是我捐给黄河难民的银子,是我们薛家三年的收入,还请十三爷转交陛下。”

    胤祥从来没想过她会有这等举动,连雍正都颇为意外,胤祥愣了一下之后,去看手中的银票,是最近信用的汇通钱庄的银票,上面的数字才是让人震惊,胤祥翻了一遍每张二十万两,一共十张胤祥说道“你”

    雍正正色说道“难为你如此忧国忧民,朕替遭了黄河之灾的百姓谢谢你了”

    薛宝钗说道“一点心意罢了,不敢受陛下的谢,我先告退了。”于是就出去了。

    屋里只剩他们俩,雍正不由得说道“看见了吗一个商贾之女,尚且知道为君分忧知道一方有难,便出手相助的道理。朝廷上的那些食位素餐的贪官,却只知道从老百姓手里捞钱朕拨下的赈灾款,明知道不够用,还不知道有几成到了贪官手里不论她捐多捐少,这份心意就是十分值得嘉奖的可惜是个女子,不然入朝为官,朕一定要委以重任”

    雍正在那里激昂的说了一堆话,觉得老十三就是没什么反应,转过头去一看他,发现胤祥还盯着银票发呆呢“怎么了十三弟,你和那帮油滑的官员打交道久了,是没见过主动捐银子的是吧”

    胤祥说道“四哥,恐怕黄河赈灾的银子这下便够了。”

    雍正还没领会他的意思,就看到胤祥一副不可置信地递过来的银票,雍正看了那数目之后也不由得瞠目,“对了,她说这是他们家中三年的收入,原来经商真能挣这么多银子朕都有些眼红了”

    雍正刚登基接手国库的时候,虽然国库亏空严重,但是整个国库之中总共也不过才七百万两银子除了之前已经各处省出拨下的一百万,再加上这二百万两银子,黄河赈灾暂时够用了

    这么多银子一捐出来,别说是胤祥,连雍正都觉得五味杂陈,只觉得之前都小瞧了薛宝钗。谁不知道有银子好花,留着自己花岂不是更好那些吸饱了民脂民膏的官员,尚且没有一个愿意吐出些银子来与黄河难民共患难的。

    胤祥自来知道雍正的心思,说道“薛姑娘这番作为实在可敬,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以后遇到这种天灾,何不在官员之中募捐呢”那些官员没主动捐银子,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官都不好,说不定有人有这心思的,但是又不好开头。他自己捐了,你说别人要不要捐要是别人不想捐,这不是得罪人嘛

    雍正沉吟半晌说道“我看可行,就从这次试一试。只不过这薛家无权无势,还是不要把他们推出来的好,听说老九素来有九财神之称,无论哪儿有赚钱的路子都能被他盯上。你把这银子摊派到别处去送往灾区,别漏了真正的来源,再给她惹来麻烦。”

    胤祥说道“臣弟知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吧。”

    进入九月份,秋高气爽,正是蟹黄鱼肥之际,王熙凤的肚子越来越大,眼看再有一个月就要发动了,她这样整日在贾母面前晃,贾母看着都害怕,跟王夫人说道“应该让凤哥儿好好休息一阵子了,家里家外的事若这时再烦她,也是太过苛刻了,万一她有个不顺心,岂不是要伤了肚中的孩子,她们娘两个都不受用。”

    王夫人赔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正要讨老太太示下呢。我这也上了年岁,越来越无用,成日的精神越来越短,管家里事恐怕也没有精力,不如还让珠儿媳妇来管”

    贾母说道“珠儿媳妇哪点都好,就是不大厉害,怕她管不住那些跟着咱们年深日久的老婆子们。不如让探丫头跟着她大嫂一起管事儿吧”

    王夫人听到贾母这是要抬举探春,心中虽有微词,但是面上还是不露声色,笑道“还是老太太分派的好。”想了想又说道“她们两个都是生手,珠儿媳妇虽然管过一阵子,但是那时多半还是我在管,她为辅,经验也不够多。我心中排过了府中的所有人,宝姑娘向来是个能干的,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操持,不如让她来帮着掌掌眼,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能及时提出来。”

    贾母一听这话不由得多思,沉吟半晌后道“宝姑娘毕竟是外客,她一个姑娘家就算平日再亲近,定然是不好意思伸手管别人家的事,你这个做姨母的,怎么不多体谅她”

    王夫人听贾母这话多有不赞同之意,也不敢多说了,忙说道“还是老太太想的周全,我倒是一时糊涂了。”

    贾老太太见王夫人软了下来,于是也放软话音“你不妨问问宝姑娘和她姨娘,看他们愿不愿意劳这个心。”

    王夫人应是。

    贾母笑呵呵的说道“家里的事儿你就多担待些,让凤丫头好好休息,好给我生个重孙子”

    王熙凤这时正绕到这屋里,听了这话笑道“那我就承老太太的吉言了,给您添个重孙子,就算是一个重孙女,你也当成孙子一样疼就罢了”

    王熙凤倒是很愿意休息,从此若能抽身退步才好呢,贾府的资产已经大不如前,只有真正管家的人才知道管这个大家子的不易,而且还需要处处俭省,不然几年时间老本儿都赔进去了,日后婚丧嫁娶的那几宗大事,恐怕就要捉襟见肘了。

    而且王熙凤这些年管家也没落下什么好,她减省的多了,下人们就说她刻薄,老太太和太太也没有面子。她若是不减省呢,眼看着那要见底儿的银子,花光了之后这个大家族几百号人要怎么过所以她觉得这个孩子来得太是时候,还没出生就帮了她娘亲一把。

    于是几日之内,王熙凤都在与李纨探春等交接事务。

    王夫人去薛夫人那儿,问宝钗是否能帮着李纨和探春管管家。

    薛夫人自从那日和宝钗深谈之后,对王夫人对宝钗的一举一动都如临大敌。一听这话明显是逾越了,哪有借住在这儿的外甥女帮姨父姨娘管家的道理贾家又不是那不知礼的小户人家。宝钗又不像是林黛玉,已经父母都去世,是完全落在贾家。

    薛夫人看一眼宝钗,薛宝钗说道“为姨妈分忧本不该辞,可是最近我们自家的事情也多,有些忙不过来呢,为此我还要接了叔叔家里的兄弟来,我看大嫂子和探春就很好,有什么事儿,他们两个商量也尽够了。”

    薛夫人也说道“眼见离年终也不远,宝钗每到这时候就忙起来,我还常劝她,别累坏了身子。你们府上的事情我也怕她年轻管不好。”

    王夫人已经在贾老太太那里受了一次挫,知道贾母是不太同意的,所以宝钗这里说管不过来,她也不怎么失望。说道 “那就让探春和她大嫂管去吧,解决不了的事再来找我。”

    薛夫人说道“我看,林丫头也是千伶百俐的,管家的这些事应该难不倒她,她既然整日无事,这姐姐只缺一个照看的人,怎么不用她”

    王夫人听到薛夫人提到林黛玉,说道“她这林姑娘自然是好的,不过却是一个病西施,老太太宝贝似的不让累着她,一年能做出两件针线都是有限,更别说这需要日日劳神的事务了,我更不敢提她了,便是提了,老太太也必然是不一的。”

    薛宝钗在一旁听了,觉得,这贾母才是溺爱孩子的罪魁祸首,什么都不让他们干,舍不得宝玉读书,舍不得黛玉操劳,那这些自然得要别人去干了。

    且说王熙凤交出了管家权,也不愿意在家里闷着,她一向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格,只要身体能动得了,就不愿在一处呆着,趁着天气还没冷下来,时常到园子中逛逛走走,与她们姐妹说笑,或者是去她们的诗社。

    这期间那些奴才们向探春和李纨来回事情,若是见到王熙凤也在,必然乖得跟鹌鹑似的,若是不然,那些管家婆子便要找一些事情难为她们姑嫂二人。

    于是探春常常拉了王熙凤进园子中,说她现在虽然是封金挂印,但是余威犹在,王熙凤也很享受这种震慑的效果,所以时常一进园子就是呆一天。

    贾琏只要离了王熙凤必然要生事情,况且他还是个分不出好坏的,离只要清秀一些,都要往自己身边带。当然,贾琏也不是个只知好色的傻子,他找的这些伴儿,都是他的身份地位能拿捏得住的小厮或是仆人丫头。这一日,他在外面喝了点酒,趁王熙凤进了园子不在家,就以为她还像往常一样,至少会呆到晚饭再回来,就大胆起来,将他的相好约来到家中。

    可是偏偏不巧,王熙凤忽然觉得腹中有些不适,变早早的出了园子回家来,捉贾琏一个正着。

    王熙凤见贾琏这么无耻大胆,竟然弄到家里来,气的快要疯了,她平日里就口齿伶俐。更别说因为怀孕,最近大家都让着她更加的张扬无忌,连损带骂得贾琏抬不起头来。

    贾琏是又羞又臊,又喝了几杯黄汤,壮了胆子,竟然要动手打凤姐儿,这下就更不得了了,王熙凤本来还没什么,休息一会儿就好了,这下更是动了胎气,还有大半个月的日子,被这样一闹就要提前发动了。

    这么大的事儿,自然瞒不住人,有那怕担责任的婆子听到里面又是打又是吵又是哭闹,早就去回报给贾母和王夫人,邢夫人等人知道。

    她们急急忙忙的派人请了大夫和稳婆过来,把王熙凤带到产房去生产。正好贾赦也在家,让贾琏跪到贾氏宗祠去,王熙凤这边不生产结束了就不许回来。

    王熙凤的陪嫁不少,更有人去告诉了王子腾夫人赵氏,赵氏匆匆赶来,与贾老太太寒暄过后,不满的问王夫人道“怎么不见姑爷呢”

    “让他父亲罚跪祠堂去了,说等到,凤哥儿生产了才让她起身回来。”王夫人也有几分尴尬,毕竟这是她本家嫂子,俗话说长嫂如母,何况王子腾一直身任要职,看在这个面子,所以王夫人向来对王熙凤不错,如今这件事确实是贾家的贾琏不对,若是王熙凤难产,或是再有什么三长两短,确实对王家交代不过去。

    但是贾老太太让王夫人招待赵氏,就是让她安抚赵氏火气的,邢夫人才是王熙凤的正经婆婆,这时看到赵氏气势汹汹的来,早就躲了。

    赵氏不满的说道“他修身不正,惹出了祸端,老婆都要生产了,他反而出去躲清静,哪有这样的道理”

    薛夫人也在场,劝道“嫂子先坐会儿,凤丫头还不知道要多久,若一直就站着,谁都撑不住的。琏儿他父亲也是看着他生气,才罚他去那儿跪着,他不在这跟前闹,咱们反倒安心清静。你若是有话要问他,我让人叫他过来。”

    王夫人感激的看了薛夫人一眼。但是此时赵氏忧心女儿,却不想放过他们贾家,对薛夫人说的“这事儿你别管,我只找他们贾家要人。”

    赵氏对王夫人说道“我好好的女儿嫁过来,平日里回娘家她面上一直带笑,问什么都说好谁知道背着我们会受这么大委屈,我当初听了你的话才把凤姐儿嫁到你们贾家你是怎么答应我的,说帮我照看好她,必然不让她受委屈,难道这些话都是哄我的不成”

    王夫人只得赔笑的“我怎么敢哄嫂子,他们小两口平日里如胶似漆,谁知道这次就闹了起来”

    园子之中也知道了王熙凤要临盆的消息,虽说那些污糟的事情,有人嘱咐了不让传到园子里让姑娘们知道,但是那些婆子们私下里议论,还是被她们听到了,都很担心凤姐,但是这种时候他们也只能在园子里呆着等消息,凤姐不出月子,她们这些做姑娘的是见不到人的。

    王熙凤不负众望,在几个时辰之后,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孩子第一时间报给贾母等人看,贾母一见之下就非常喜欢,心肝肉一样宝贝起来。

    赵氏见到女儿顺利生产,而且生下来贾琏一脉的长男,也为她高兴,纵然是有什么怨气,也不打算在这时追究了,见过王熙凤之后就回家去了。

    贾琏还在宗祠之中无精打采的跪着,听到家人来报喜,二奶奶生下了一个哥儿,喜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朵后了,亲手在大门外放了十几挂下人预备好的鞭炮,回去看孩子和王熙凤,令人四处去报喜,忙得脚不沾地,一时间,之前的那点儿怨气也都消了,王熙凤见贾琏回心转意,自然重新好好笼络他。夫妻二人又好的像一个人似的了。

    贾府上下皆大欢喜,只有王夫人一个人心里不自在,现在他们小夫妻又好了,那自己岂不是白遭了赵氏一顿排揎。而且贾母对那孩子十分喜爱,日日都要见面,否则就饭也吃不香,睡不安稳,受宠的程度仿佛超过了宝玉小时候。贾家上下全都知道,现在老太太最宝贝的眼珠子是王熙凤生的贾桂。

    而且有一次,宝玉又被贾政训斥,贾老太太只顾着逗弄还在襁褓中的贾桂,竟然没把宝玉挨训当一回事儿,听过就算了。她知道让宝玉与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争宠,这实在很丢人。但是贾母的这些变化都让王夫人很是不安。于是打算到开恩旨的日子进宫见娘娘,说说体己话。

    这一日,王夫人与元春在凤藻宫中相见,娘两个素日相见,也没有别的好说,只不过是闲话些家常。元春紧守宫规,很少跟她说宫里的事。王夫人几次相见,都觉得这凤藻宫,虽然华丽,却太过冷清,好像也从来没见过当今皇上在这凤藻宫中逗留,又没好意思向元春多问。

    王夫人说贾府的事,说到王熙凤生了儿子,贾母整日的当个宝贝,就算当初的宝玉都犹有不及。

    贾元春高兴地说道“如今家中又添人丁,贾门越来越兴旺了,可是一件好事。”

    王夫人皱眉说道“这话是不错,不过以前老太太眼中只有一个宝玉,最多凤丫头和林妹妹再得宠也是女子,老太太百年之后,一辈子攒下的那些体起银子都是宝玉的,荣国公府以后也应该是交给宝玉的。但是如今有了这桂哥儿,却又不一样了,虽然你凤姐姐平日里听我的话,但是孩子到底是你大爷他们那一房的,俗话说此消彼长,由不得我不担心啊”

    元春见母亲忧心,也不得不宽慰几句。她知道王夫人只会在她的跟前说些实话,他们亲姐弟两个,宝玉根本就是个不中用的,王夫人那些话根本没法向他说。

    王夫人又说道“对了,你还记不记得之前我对你说的你姨母家宝钗小选的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抗日狙击手   杨潇唐沐雪   月亮在怀里   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   咸鱼他想开了   武道科学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网游之泱泱华夏   铠圣   我的明星未婚妻   异界之遍地黑店   都市阴天子   仙纵   侠气纵横   狂野大唐   妖灵的位面游戏   阴曹地府大云盘   在修仙界的相师   你的完美人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