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抬棺之盗墓经历》 求盖章!! 洛阳铲解说 马蹄铲:“洛阳铲”最初的叫法,因其形似马蹄而得名。马坡村人李鸭子打出的第一把“洛阳铲”,就称为“马蹄铲”,马蹄铲也是第一代“洛阳铲”,与现在的“洛阳铲”有较大差别。 瓦铲:因铲头呈“u”形,像过去的房瓦,马坡村人形象地称之为“瓦铲”。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先生在《洛阳访古记》一文中称:“近日掘古物用器,名为瓦铲,重七八斤,铲端铁刃为筒瓦形,略如打纸钱之圆凿,围径约三寸而缺一口,后施长柲,用以猛刺土中,土自铲心上出,顷刻之间,凿穴深可寻丈。” 瓦垄铲、瓦垄锨:意同“瓦铲”。 筒铲:亦因形似而得名。在苏北一带称“筒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曾在全国推广,因为比一般的铲子贵许多,所以当年手头拮据的人家买不起,需要时便去邻居家借用。 搠铲:“搠”的意思是扎或刺,此铲名应该因使用方式而得来。如今在洛阳马坡一带,一些老人仍把“洛阳铲”称为“搠铲”。 搡铲:这是“洛阳铲”在马坡最流行的叫法,至今仍是。“搡”是洛阳一带常用方言,意思是“用力推”,“搡铲”一名得来,原理应该与“搠铲”一样,但发力的方式不同。 爽铲:因为挖土利索,很爽,故有此俗称。另一种解释,可能“搠”、“搡”、“爽”三字,在洛阳马坡村一带人中间发音相近,外地人听起来都是一个“爽”字,因此称“爽铲”。 双铲:应该与“爽铲”一样,因与“搠”、“搡”谐音而得名。已故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考古专家傅振伦在《七十年所见所闻》一书中说到“洛阳掘墓人”时,有这样的文字:“掘墓工具有铁制双铲,俗呼阳窐或洛阳铲,状如半瓦。” 捣窝锨:盗墓贼中间的称呼,最俗气。此铲可以准确地找到古墓,挖到老窝,确有直捣黄龙的味道,也最形象。 杨林铲:因匠人而命名。杨林是洛阳康乐巷边白杨沟的老铁匠,杨铁匠打的“洛阳铲”钢火好,铲口锋利,带土量大,磕土利索,在探工中有良好的口碑,“杨林铲”因此叫开,一度有“宝铲”的美誉。1954年,苏联专家曾从洛阳购买一批“杨林铲”带回欧洲,“杨林铲”从此声名大振。 探铲:又名钻探铲。这是最准确的定义和名称,名副其实,算是“洛阳铲”的学名。考古学文献中提到“洛阳铲”时皆称“探铲”;这一名称现为盗墓贼接受和认同,当地制造“洛阳铲”的作坊,也一律都叫“探铲厂”。 南派和北派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资源丰富,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应有尽有。 地域的不同、气候的差异,造成各地地貌土壤的巨大差异。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水利条件造成墓葬埋藏条件的不同,进而导致不同地区间墓葬结构、材质的差别。 针对不同的墓葬,盗墓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经年累月,形成了两大派别——“北派”与“南派”。 南北方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的差异,也造成了北方和南方墓葬的不同。千百年来,南北方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传承着两种不同的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多为土坑墓。北方的中原地区以黄土为主,土质较黏,因此墓葬形制除土坑墓之外,还有洞穴一样的土洞墓。 南方地区由于土地沙质,土质比较松散,难以挖凿洞穴,所以墓葬多为土坑墓。 到了先秦时期,礼制逐渐形成,等级规范化的同时,南北方墓葬文化特征的差异日渐明显。 两周时期,北方除周王朝统辖区域外,主要诸侯国有三晋、秦国等,南方的诸侯国主要有楚国、吴越。 三晋墓葬多为土坑竖穴墓,秦墓的最大特点是在地面向下挖一个竖穴,再在竖穴底部横向挖墓洞来放置木棺。 总的说来,北方的墓葬多是土坑、土洞墓,墓圹的周围常常会开凿小的龛室放置随葬品,这是因为北方黄土质地黏稠,容易凝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此外,北方大型墓葬内经常有大量的砾石存放在木椁和墓圹之间,这是一种对墓葬的保护措施。 南方地区的楚国墓葬对周边文化影响深远,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的墓葬都或多或少吸收了楚国的文化因素。 楚墓最大的特点是木椁分作好几个椁室,如君主墓葬的椁室为九个,大夫墓葬的椁室为七个,这些椁室根据位置的不同,存放不同的随葬品。 南方地区墓葬也有相对应的保护措施。由于南方地区水系发达,土壤中水分较多,木椁和墓主人尸体容易腐烂,所以大型墓葬中一般都会放置木炭,墓圹壁上也会涂抹一层青膏泥,其目的无外乎防腐。 两汉时期,南北方墓葬仍持续着前代的差异,北方地区出现多墓室的墓葬,墓室之多有时可达十余个。 南方地区则继续流行多个椁室的土坑墓,著名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便是多椁室土坑墓的典型代表。 进入南北朝,直至隋唐时代,墓葬形制变化的速度逐渐减慢。北方墓葬以土坑墓或土洞墓为主,形制多样,但总的来说都是长方形墓室前有一条墓道。 南方墓葬则多为砖室墓。北方土墓、南方砖室墓的格局便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并传承千年的。 宋代之后,南方继续流行砖室墓,北方则由于长期为少数民族统治,在墓葬形制方面显现了文化借鉴与交流,如契丹族、女真族的圆形砖室墓,蒙古族的秘葬等。 南北方墓葬文化的差异致使南北方盗墓者盗墓方法各有不同,经年累月,经验和技术不断成熟、固定、传承,最终形成南北方两大盗墓派别——“南派”与“北派”。 北派”盗墓者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所使用的工具,盗墓首先要做的是确定墓葬所在的具体位置。北方地区土质较黏,所以墓葬多为土墓,只有等级较高的大型墓葬为砖室墓或凿山为陵。 针对北方土墓的特点,一种方便而又能快速、准确定位墓葬具体位置的工具应运而生,这就是“洛阳铲”。 望、闻、问、切 “洛阳铲”是洛阳地区盗墓者惯用的一种寻找墓葬的工具。洛阳铲的端部用金属锻铸而成,截面呈月牙形状。 使用时利用惯性将洛阳铲插入土中,再向上提起,铲头就能带出土来,根据洛阳铲带出的土,有经验的盗墓者就能判断此处是否有墓葬。 一般说来,有墓葬的地方,洛阳铲带出的土为五花土,没有墓葬之处的土为生土。 盗墓者提着洛阳铲在墓地中四处勘探,最终确定墓地的精准位置。由于洛阳铲携带方便、用法简单,又能准确探测出墓葬所在,因此在中原、北方地区十分流行。 可以说,洛阳铲是“北派”盗墓的象征。 利斧也是“北派”常用的工具之一,作开凿墓葬时用。尤其是对于汉代有“黄肠题凑”的大墓,利斧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除此之外,考古者在发掘墓葬时,经常能在先前被盗过的墓葬中发现凿、耜、镐、锹、镰刀等,这些都是“北派”盗墓者偷坟掘墓得心应手的工具。 北方墓葬的盗洞一般开在墓顶正中,盗洞直径在0.4米至0.7米之间,因此锋利的工具对于“北派”盗墓者来说必不可少。 无论是寻找墓葬,还是发掘墓葬,“北派”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只是单纯依靠工具锋锐,所以我们将“北派”盗墓称为“粗放型”。 与北派盗墓者相比,“南派”的绝活是寻找墓葬。在寻找古墓的过程中,南派盗墓者运用各种技术与先人传承下来的经验,可谓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型”。 “南派”以今天的长沙地区为中心,由于南方地形复杂,墓葬埋藏的地理环境多样化,致使墓葬所处环境各有不同,寻找起来相对困难。 而南方墓葬多以坚硬的青砖作为建造材料,也使得北派中的洛阳铲没有用武之地。 因此南派盗墓的重点和难点便在于如何寻找深藏地下的砖室古墓。 有人形象地用中医诊疗的步骤形容南派盗墓技术过程,即望、闻、问、切。 望,就是看风水。墓葬选址都是依风水而定,一般所谓的风水宝地、荫庇子孙之所,如依山面水之处,必然也是墓葬聚集之地。 而且根据风水,还可以判断墓地的大小。除了风水,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对于南派盗墓者来说,也可传达重要信息。 闻,就是闻气味,依气味的不同来分辨墓葬的有无。这听起来似乎玄之又玄的方法,却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历代墓葬的填土、墓葬填充物不同,因此墓葬可以散发不同的味道,如秦汉时期墓葬中常常灌注水银、随葬朱砂防腐,而唐宋之后墓葬外侧习惯涂抹青膏泥。 这些特殊物质所散发出的气味也许一般人难以察觉,可那些世代以盗墓为生的盗墓者却能敏锐地辨别这些气味,从而进一步精确定位墓葬所在地。 问,即与当地老乡攀谈,历史、传说、地名、古迹等无一不透露着遗迹的信息。即使在今天的考古调查发掘之中,古地名、古传说仍然是有价值的。 比如说,有的村庄以“窑”命名,那么就要注意方圆百里是否有过烧窑遗址的存留。而地名中有“王坟”二字的,其地多半有大型墓葬。 切,为根据土层来判断墓葬的年代和大小,一般的做法是用工具在地表打几个洞,通过洞来判断墓葬具体方向、大小,然后顺着洞在墓中棺材里摸死者身上的物品。用手摸出土物品,以判断物品的价值大小。 “望闻问切”也就与寻龙点穴如出一辙了。 古人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意思就是说,学会寻龙脉要很长的时间,但要懂得点穴,并且点得准则难上加难,甚至须要用“十年”时间。 但是,若没正确方法,就是用百年时间,也不能够点中风水穴心聚气的真点,这样一来,寻龙的功夫也白费了。 准确地点正穴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初学者来说如此,就是久年经验老手,也常常点错点偏。 清人徐珂在其汇编的清代各种掌故、笔记、传闻的《清稗类钞》中记载了一个名叫焦四的广州盗墓贼神乎其神的判断墓地的技巧。 焦四聚集了数十个同伙,四处盗掘古墓,他们盗墓之所以百发百中,是因为焦四有一手绝活,他能靠听雨、听风、听雷、观草色、观泥痕等方式判断墓葬所在。 一天,焦四和其他盗墓贼到郊外寻找墓葬。 当时是正午,天空却电闪雷鸣。焦四赶紧让手下人分散开来,到不同的方位观察雷雨闪电,并记住特征,回来向他汇报。 焦四则站在高处观望,过了一会,雨停了,有一个人回来报告说,打雷的时候,他觉得脚下有浮动,而且地下还有回声。 焦四兴奋地说:“那里就有古墓。”盗墓贼们赶过去挖掘,果然下边有一座大墓。 很显然,这个故事中焦四一伙运用了南派盗墓中的“望”和“切”。 南派盗墓者们多是依靠技术寻找墓葬所在,这些技术往往都有科学依据,并非无稽之谈。 第一章 张起风 哈哈,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首先我先自恋的给大家讲一下:风水学里的方位 风水学里的方位有很多种叫法,有些你可能见过,比如: 以五行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间。 以八卦里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 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 以四象的苍龙为东,白虎为西,朱雀为南,玄武为北。 好了,方位说完了,有的人可能觉得复杂,以后文中所说的方位,你们会慢慢了解的。 后面就跟大家讲讲如何寻找到「风水地」,以就是“墓坟”。 说一下风水的要领,什么是风水?风水其实就是气场而已,气聚生,气散死,气死即是气生,是循环不断的。 一般来说,风水的好坏,实际就是气场的聚与散,为什么好的风水地,讲究后有金星靠,左有青龙,右有白虎案山,中有明堂? 其实你画出来一看就是一个四合院一样,像这样的地势的话,肯定是能聚住气的,气场不变就能稳定住基脉,这是风水学里很重要的。 四势不会聚兮,气之孤寂,就是说好的风水地一定要聚气。 庄子的「知北游」里有说过: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其实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风水学。 气,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所有的生物皆有气生,不管是地气、人气、水气、生气、死气,等等…的所有都离不开气。 山川的起伏你可以认为是地气,河流的流向,你可以认为是水气的走向,风的方向也即是气的流动方向,如果你能从这一层面看周围的一切,那么你对于风水学的参透是很有帮助的。 不懂风水,想要“下坑keng”?那就像是一个瞎子不知道路在何方,连墓坟的大概位置都找不到,你往哪儿下?大家能懂吧! 风水学里面的东西就先唠到这儿,后面的文章中都是离不开风水的,咱接着往下唠。 我本名叫张起风,有个土鳖的外号叫张二狗,2000年的夏天,我从长沙大学毕业了,应聘到了一家还算大的通信公司。 我在公司中河南的子公司上班,因为我的家是河南青呈山的,我思前想后,干脆回到了老家上班。 我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河南地方的移动和联通公司的网络优化,有时候也客串一下基站选址,参与一下基础建设什么的。 刚开始上班的两个月基本没什么事,就是培训一下,四处现场参观一下,倒也过得很轻松,星期天还放假,还可以回家看看,心里感觉是挺爽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零四年的九月份,这时间真的过得挺快的。 晚上的时候,我在公司宿舍里上网,跟我同宿舍的还有一个小伙叫吴迪,他老家是河北唐山的。 他比我小两岁,郑州大学毕业的,一米七八的大个子,长得粗壮无比,就他那胳膊比我大腿还粗,我们都亲切的称呼他吴胖子。 别看这小子头脑有点简单,但他浑身透着一股子雄厚的气息,人见他都得多看两眼,那叫一个气势。 因为我比他大两岁,又比较稳重,他总是二狗哥长,二狗哥短的叫个不停,没事就爱拉着我这个一杯倒的哥哥喝酒。啥事都要我给他方参谋,泡mm除外啊! 胖子来上班的时间才两个月,但我们这两个月相处下来如同亲兄弟一样亲。 我俩正在玩一款网游,穿越火线,很带劲的游戏,我俩正组队和别人打战服,战服即将快打完的时候,我们公司的一个领导,是我们急修班的主任急冲冲的冲进了宿舍。 “快,起风、吴迪,跟我去青呈山一趟,带上换洗衣服,电脑,测试手机,马上走,我在楼下等你们”主任说完人就没影了。 我俩这个纳闷啊,“干毛啊?艹,正打得爽咧”胖子不情愿的大喊着。 我合上了电脑,心想着:“啥事这么急?还特么大半夜的,不过能回老家看看也不错。” 起身收拾好东西和胖子边瞎侃边出门,楼下主任已经发动好车子了,车子停在宿舍大门口他抽着烟眼睛眯着道:“爷们点,别磨蹭。” 我和胖子上了那辆公司的长城越野,主任开着车,副驾驶还坐着一个技术部的主管。 反正也不认识,只是互相点了点头,“主任啥事这么急?”我问道。 主任抽了口烟才道,“青呈山的一个基站遭雷击了,设备损坏严重,我们得赶紧去看看。” “不是吧,雷击?真够新鲜的,啥地方?”我问道。 “听说是一处山上,防雷措施做得不好,地网没发挥作用。”主任回答着。 “那肯定了,没做好防雷措施,山上遭雷击也不稀罕,这夏天就是雷雨多。”我们一路闲聊着,车子开了四个多小时后才到了青呈山市区。 这个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刚进青呈山分站门口,连车也没下我们就直接跟着他们网络部的车就往市外开去。 看这架势,人还真不少,有华为公司的,直放站厂家的,基础建设的,防雷厂家的,一共六俩小车。 大约开了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青呈山的鸡山寺脚下,这个基站大概在鸡山寺西处两公里左右的小山头上。 北挨着刘家村,山南面是华煤集团的矿区,山下到时人口密集,我们的车都停在了山下,大家都开始各自拿着设备上山了。 我们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到了基站下,因为这里的山都是石头山,草不高,树也不多,很好往上爬。 到了山上我们一行人看了下设备,三个机柜有两个都是乌黑一片,一股子的焦臭味充斥鼻孔,我赶紧和主任退得很远,等别人去清理。 这大半夜的山顶上一股风一吹,我打了个哆嗦,突然想要尿尿,随即就走到基站塔后面的一处凹陷处嘘嘘。 方便完之后我无意的一回头,看到了那凹陷处似乎是裂开了一个口子,黑洞洞的对着我,把我吓得一哆嗦,当时也没在意就回去了。 之后就一直在看别人忙,我们调设备的也没什么事就靠在一处石头旁睡着了。 醒来时天已经亮了,设备也换好了,还有人在塔上换馈线,我一回头,就见胖子流着口水爬在背包上睡得正想呢。 起身又想尿尿,我又走到了那凹陷处的地方,这次我看清楚了,这座山是长型的,大概五百米长,一百米高,基站正好建在中间部分。 西边的山体稍微高出东边一点,在这地方刚好有块平地,当初选基站估计也是看上了这块平地。 站在这里往南可以好无遮拦的看到白寿山大水库,左右都是平原视野极好,就好像一把没有抚手的椅子一般,那个洞就在凹陷的最里面。 我看看没人注意我,于是就爬在洞口往里看了下,其实如果不是我的好奇心,如果我尿尿不找这个地方,那我接下来的几年会过得很逍遥。 也会在公司混个不错的职位,拿不错的工资,再找个不错的闺女结婚,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 可我发现这个洞后,让我的生活彻底的发生了改变,变得不堪回首,至今仍后悔不已。 …………… 我把头靠近那个洞口仔细看了看,当眼睛适应了那种黑暗后,我发现我正对着的是一具黑漆漆的木头(我们把棺材叫木头)。 垫在棺材下面的板凳已经断了,棺材的尾端已经掉在了地上,棺材底部有些稍微的破裂,我清楚的看见一道干枯了的黑水流过的痕迹,一直滴拉到地上。 四周则有些看不太清楚,里面估计有十平米大。 眼前的一幕把我吓了一跳,后退几步,心跳得很厉害,“马勒隔壁的,咋这么倒霉,大早上碰到这个。” 我心有余悸的退了回来。 胖子已经睡醒了,给我递了根烟,“二狗哥,咋还没好咧?真特么慢啊!” 我笑了笑,“管他呢,咱又不干这活,这歪歪的xx公司,非要咱晚上过来,有咱球事啊?” 我俩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我心里一直想着那个洞,“这是个坟啊,谁家没事把人埋山上?不对,这个坟有些年头了吧?要不然也不会没人给烧纸啊?” 我胡思乱想着,忽然又想起小时候村里总有人来收小铜钱的,谁家有老东西他们都收,像破桌椅,烂罐子。 还有就是一种老桌子,叫菜柜桌,就是两米长,一米高上面一排三个抽屉,下面正中间一个对开门,左右两个小抽屉,这种老桌子小时候我们那里很流行用,几乎每家都有。 这种桌子收铜钱的人非常喜欢,主要是喜欢桌子上面带的把手,抽屉的把手很特别,像是一种刀币那样的挂件。 一拉开,碰着还会响像铜铃一样,收铜钱的一半都是想要这个把手,我还见过有人在八十年代把一个把手卖了五百块钱,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到现在估计得定五万块钱。 “这坟里会不会也有老铜钱,刀币什么的啊?现在估计能值不少钱,就是拿在手机玩也挺爽的啊。” 自己这样想着感觉不是太害怕了,思量着等机会就爬进去看看。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第二章 老坟 基站的调试工作进行得很快,在下午三点钟左右就结束了,我们从昨晚到现在都已经累得想死了,主要是没东西吃,早饭都不说了,现在饿得发慌,这活累起来的时候就是这样,没办法。 下山的时候我还在想着那个老坟,想要进去看看,在面对“票子”的时候,连饥饿都忘记了。 坐上车,主任说话道,“起风啊,很快就到你家了,咋弄你回家看看?”(你也该回家看看的意思) 我们主任老家是鲁山的,这里离鲁山不远,估计他也是想回家,所以才说得这么好听。 我装作感慨道:“呵呵,谢谢领导啊,我还真是这么想的,胖子还没去过我家,我想带他去我家看看。” 主任点了点头,“那去吧,大后天你们在市里等我,我来接你们,我也顺便回家看看,小梁(那个技术主管)你也跟我一起去玩几天吧。” 我耸耸肩,“那感情好呀,一会我们在鸡山寺下车就行了,谢谢领导啊!我们想上寺里面看看,就当旅游了,嘿嘿。” “二狗哥,晚上要好好请我大吃大喝一顿哦,哈哈。”胖子兴奋道。 我和胖子在鸡山寺下了车,在矿区那块地方找了个路边店大吃了一顿,进了店里我就叫道,“老板,来两碗大豆腐菜,多放羊油辣椒,两个烧饼,一瓶啤酒。” 吃了半个小时,我和胖子吃得浑身是汗爽得不行,我点了根烟砸吧一口对着胖子道,“胖子,跟你说个事,你怕不怕?” 胖子稍微愣一下,“二狗哥,咱怕过啥?啥事就说呗。” 我见胖子拍着胸脯,“我在刚才的基站旁边发现了个老坟,敢不敢跟哥去看看?” “那有啥不敢的,老虎洞我都敢钻,想当年在迁安大龙庙………” “打住!打住,大龙庙你说了一万次了,别再说了,再说我就要吐了”,我打断了胖子的话。 以前迁安那边有个大龙庙,安理说像这种类似城隍庙的庙宇应该有人上香祭拜才对,可这大龙庙在零二年六月那会儿,死了个人,听说是被人下毒毒死的。 据说那天有个年轻的女娃子,大概二十四五岁左右去大龙庙上香,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女娃子选择了黄昏时候去上香,还是一个人去的,女娃子拿了三根香点燃,跪在蒲团上磕了三个头,不过却再也没有起身,直接躺在地死了。 至那天以后,总有人在黄昏时候能听见大龙庙里有哭声传出,很是吓人,就像你半夜走路路过某家门口,忽然听见里面传出一声凄厉的鬼嚎一样,让人汗毛倒竖不寒而栗。 流言蜚语越传越离谱,越传越广泛,直到那天胖子正在迁安大饭店里吃饭喝酒,听见旁人说起了大龙庙,胖子两杯酒一下肚,直奔大龙庙而去。 胖子看了看大龙庙,因为喝了酒的原因,他此刻脸色微红,那时候也正是太阳落山的时候,胖子直接进去坐在了庙里的蒲团上。 离奇的是那晚胖子什么都没听到,其实是因为他是喝得有点上头了,坐在蒲团上没两分钟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庙门外已经有很多人了,都对着庙里指指点点,他们有人看见昨天黄昏时候有一个胖子进了庙里就再也没有出来。 警察都来了,显然他们以为胖子被“鬼”给吃了,所以报了警,待警察叔叔进入庙里时果然看见一个身材肥胖的人在地上躺着。 他们走过去一看,一个警察叔叔还蹲下查看了一下胖子,只见胖子嘴里正流着哈喇子,胖子正与周公下祺呢。 “喂!醒醒……醒醒”那个警察叔叔对着胖子边摇边叫喊,胖子悠悠醒来,当他看清楚两个穿着制服的警察叔叔时吓了一跳,“那个啥…警官大大,我可没犯法啊…你们为啥抓我?” 两个警察都摇摇头,很显然这个家伙还没睡醒呢,“谁要抓你,你没地方睡了吗?跑来这里睡什么,这是公共地方是不可以睡觉的知道不?” 胖子拍拍心口道,“原来是这样,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们是来抓我的。” “你以后再到公用地方睡觉可能真会抓你了,记住了啊!想睡觉开房睡去,赶紧走吧!”另一个警察催促着。 三个人走到寺庙门口,“看,出来了、出来了,那个胖子竟然没事……”一群人还在哄哄的讨论。 “大家不要相信什么鬼啊怪的封建迷信,这是新时代,法医已经检查出来了,那个女孩是先天性心肌梗塞,突发死亡,你们别想着封建迷信的那一套知道吗?再乱传流言蜚语那可就是犯法了知道不?”警察大声说着。 “你们别自己吓自己,那什么鬼声叫都是你们心里的好奇和心理阴影,这个家伙就是最好的证明,大家都散了吧!”另一个警察指着胖子对大伙道。 至这件事以后,胖子总爱拿这件事跟我吹牛说想当年他在迁安大龙庙怎样怎样……我是真心快听吐了。 “嘿嘿,不过二狗哥,咱去老坟里干啥,有啥意思啊?”胖子不解道。 我解释着,“我们去看看坟里有啥古钱没有,整几个古钱做手链什么的,戴在手上多拉风,多爽啊!对吧?” “嘿嘿,那行,就听你的二狗哥,咱去”我俩又搭了个摩d回到了基站的山下。 上了山来到之前看见的老坟洞口,“胖子,就是这里,我扒开点,咱进去看看,你丫把手机手电筒打开啊!” 我俩呼哧半天扒开了一个可以弯腰进去的口子,打着手机就进去了。 看着黑乎乎的棺材,我心里“咚咚”的直跳,弯着腰在里面走了一圈,啥都没看见。 我转头对着胖子道,“胖子,发现没有?” “二狗哥,啥也没有啊,你说的铜钱在哪里啊?” 转了第二圈,还是啥都没有,就几个破罐子,几个矮板凳,还有一些锈得看不出形状的铁器,这坟顶上都是土,四周是山上的石头,地面也是土,但是似乎被用啥东西砸过,地面显得很光滑。 我深吸一口气,指着棺材道:“估计在那里面了,来!搭把手掀开它。” “二狗哥,这不好吧?万一里面有蛇啊啥的咋办?”胖子害怕着。 “吓死你了啊?还跟我吹大龙庙呢,来,快点的”我叫着胖子。 我围着棺材看了一圈,发现这棺有点奇怪,我们这里死人了一般都是用爪钉把棺盖钉死的,一是防盗,二是据说防尸变的,不过我是没见过啥尸变,迷信的东西,我真不信。 但是这个棺材却没有爪钉,我和胖子一用力就推起来了,棺盖很轻,随即顿时间一股子说不出的味道飘了出来,不是臭,反正特别难闻。 我屏住呼吸往里看了看,里面的尸体早变成了枯骨,头骨就像那种实验室里的模型般,不过有头发,这场景还是看得我头皮发麻。 那头发很长,散在头骨周围,似乎只要一口气就能将头发吹化成沫子,尸体身上是一件对襟的大棉衣。 已经怄得不行了,下面是条蓝裤子,脚上是那种民国时期才穿的千层底鞋,整体看上去就像一个山村老尸,不过还好没电影里那么吓人。 我仔细看,发现尸体的左手边放着一个小木箱,大概有笔记本的一半那么大,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胖子被吓得直哆嗦,“二狗哥,没铜钱呀,咱还是撤吧!拿死人的东西不好吧、还是棺材里面的,会不会有毒啊?会不会有诅咒啊?”胖子说得一头冷汗直流。 听见胖子的话,我回过神来,最后一狠心伸手拿过盒子旁的一块玉,就在我又伸手去抓那个盒子的时候,令我头皮发麻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那尸体的胸口棉袄下面开始一鼓一鼓的动了起来,我的冷汗刷的一下就出来了,当下心里一提,抓过盒子放进了背包里。 胖子似乎也看到了,吓得他说话都颤抖了,“二…二狗哥,那在动啊!不……不会是僵尸吧?” 此刻的我心里也剧烈的害怕起来,强忍着惧意说,“不管了,咱快撤。”话闭我俩飞奔似的奔逃下山。 【封面上传了,嘻嘻,公开qq号429827338】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第三章 藏宝图 跑出去好远我俩才缓过劲来,“二狗哥,不会是老鼠什么的吧?我咋也不信这都新时代了还有僵尸?” 我想想也是,心里就平静下来了。 “二狗哥,你拿那玩意有啥用啊,别有毒什么的!”胖子担忧的说道。 “不说了,等到家了咱再看看是啥玩意,不好咱就仍了呗。” 一路上我转移注意力给胖子介绍着我们这里的景点,可我心里一直在想着包里的玉和盒子。 好不容易我俩才跑到了县城,我和胖子随即打了摩d去到我家,我俩一进门就给我妈介绍胖子,后又对我妈说:“妈,炒个辣椒韭菜鸡蛋,再炒个豆角肉,烙点烙馍。” 然后我和胖子都各自冲完了凉,回到我的房间,我心急的打开了背包,拿出那个盒子和玉。 玉我不懂,看上去貌似也不是啥好玉,里面看着好多白点,雕刻得远看像条小鱼,仔细看又不像,反正刻得很粗糙,线条也不清晰,摸着也不凉。 听说真正的玉夏天摸着是凉凉的,反正就是感觉这玉不是啥好东西,仍在一旁把盒子拿了过来,胖子接手拿着那块玉在一旁玉翻来覆去的看。 盒子很小,上面没锁,就是一个木销子插着的,也没有什么花纹,看这盒子木材的纹理就是我们这里普通的枣木,没啥特色,就是结实。 我抽下了木销子,慢慢打开了盒子,盒子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张像洋灰纸(旧时的水泥袋子,外面包着一层很结实的纸,像牛皮纸)一样的纸块。 我拿了出来看到纸还没有怄(像铁没生太多锈的意思)还很结实,巴掌大的纸上画着一幅图,像随意的画在上面的。 右上角一座长条状的山,近前一看有一个类似正三角的悬崖,确切的说像是断了的悬崖,断崖左边有连绵的三座小山包,再往左一点是一个较高的独立山。 山上似乎画了草屋还是寺庙之类的样子,山下是个水库,还有一条河歪歪扭扭的画在上面,下面还有就是一些房子啊树什么的,右边写着“刘氏宗宝”四个字。 我看得一头雾水,再翻盒子里什么也没有了。 “这tm什么玩意?藏宝图?都tm共产主义了还玩这个?” 胖子听了饶有兴趣的说着:“我看看”,一把抓过去看了起来。 我点了一根烟,还没有抽完胖子就兴冲冲的跑过来说,“二狗哥,我知道这是啥了,你看这不写着呢嘛「刘氏宗宝」,就是刘家祖宗的宝贝呗? 再说这个纸也有些年头了,而且那个死者还如此的重视这张纸,说明这就是个藏宝图啊!” 我差点被烟呛到,“啊?这么解释谁都tm知道啊,你可知道这画的地方是在哪里?” 胖子发挥了他超级无敌的思维方法「漫游式思维法」,“二狗哥,这个嘛好说,这画得很清楚啊,有山有河的,还有就是这个死者是你们这里的人,他所知道的宝藏说不定也就在你们这里周围 古代人都是靠脚丫子走路,所以范围活动很小,我敢打包票这地方不超过方圆一百里公里,你对着这图的地形找不就能找到了嘛。” 我听了有想吐血的冲动,这tm叫一个分析的啊,“我说兄弟,这方圆一百公里都tm快把郑州都包进来了,你认为还小?” “嘿嘿,我这不分析习惯了嘛”,胖子捞头的傻笑着。 这个时候都已经晚上七点多了,老妈在楼下喊吃饭了,我把纸和玉放进盒子里就拉着胖子下楼吃饭去了。 烙馍卷着辣椒韭菜鸡蛋,老妈烧的面疙瘩汤,老爸从冰箱里拿来了冰金星啤酒,我和胖子吃的辣哇哇的,还一个劲的叫着爽。 吃完饭我们坐在露天的院子里边喝着酒边和老爸聊天,我突然想问问老爸,兴许他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其实当时只是在瞎想,就顺嘴说了出来。 “老爸,您知道咱周围有啥埋宝藏的山没有?或者叫刘氏宗宝的地方?” 老爸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净瞎扯淡,哪有宝藏?电视剧看多了吧” 我悻悻的笑了下,喝了一杯酒。 “叔,说不定时间长了人都把一些事忘了,说不定这里还真能有宝藏嘞”胖子插了一句。 老爸埋头想了不久就道:“咱们这里要说刘氏还真有过大人物来过嘞,就在北面的大刘山,据说王莽追杀刘秀的时候就经过了那里, 到现在还有刘秀椅、刘秀床,扳倒井一些地名,不过那都是传说了,还有一个关于刘小官坟的传说,我不是太记得了,反正也是一个大人物的坟 据说规模还大着嘞,其它的就没听说过什么了,不过咱们这里汉朝的坟非常多,汉朝姓刘的就是国姓嘛,兴许有些大人物埋在周围吧。” 我听得一愣一愣的,我咋不知道这样传说呢?我真的奥特了? 胖子也听得很过瘾,一直催我爸讲些传说故事,就这样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咱仨聊困了才回屋睡觉。 第二天一早起床就和胖子直奔集市,喝了两碗胡辣汤吃了几笼包子,直把我俩吃撑得难受了才从卖早点的店里不舍的出来。 “二狗哥,今天准备带兄弟去哪里潇洒啊?”我想了想,“先回家冲个凉再出来带你去狗市玩,今天周五那个地方热闹得很。” 我俩兴奋的回家洗漱完换好了衣服,我看到床边的盒子就想起狗市旁边不就有几家收古玩的吗?把这个玉拿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值几十块钱,想到这里便把玉鱼和藏宝图给装进了口袋,然后又拿了包烟就和胖子出门了。 开着老爸的索纳塔晃晃悠悠的来到了狗市,我把车停在东头,下车一看,这叫一个热闹啊,啥狗都有,大的小的,黄的白的,长毛的短毛的,反正我不懂狗,就是看着玩。 我俩摸摸这只逗逗那只,嘻嘻哈哈的逛着,不时还和狗贩子打个哈哈砍下价格。 大约过了半小时,狗市走到头了,最西头是一排门面房,二层的,下面都是卖瓷器,古玩,家居什么的,我拉了下胖子道:“走,去看看咱这块玉能卖多少钱,弄好了咱中午下馆子去。” 我俩边说笑的走进了一家古玩店,老板是个大概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梳着大北头,也不知道抹了多少摩斯(定发水),亮得晃眼,店里左右架子上摆了一些瓷器还有一些玉观音,玉盘什么的,看着挺好看。 那老板见我们进了店,头也不想抬,撂了一句,“只能看不能碰,东西不还价。” 我听得有点生气,本想转头就走,可摸了摸兜里的玉我还是站住脚步对他说:“老板,我不买东西,有个烂玉想卖,你瞅瞅中不中!” 说着就把兜里的玉鱼拿出来放在了柜台上,那老板拿起来看了一会又拿出放大镜看了看说:“伙棋(河南对同性年龄相差不大的人一种拉近距离的开场称呼),我不蒙你,这确实是块古玉 起码是清朝时,可是这玉却不是好玉,杂质太多搁现在就去地摊上五块钱俩的东西,我给你一百,要卖我掏钱,不卖你拿走。 ”说完就低头看他的书去了。 我掏出烟递给胖子一根,“胖子,咋样?卖了还是留着完?” 胖子不在意道,“哥,那就卖了吧!留着也没啥用呀!” 我转身给大北头递了根烟,“老板,这玉卖了。” 那大北头没接我的烟,却盯着我的手在看,我一低头看到原来是掏烟的时候把那张藏宝图给掏出来了。 大北头抬了头说,“伙棋,把你手上那洋灰纸让我看看中不中?” 我也没多想就给他了,还开着玩笑说:“老板,我这可是藏宝图,这可不卖的啊。” 说完我和胖子就哈哈大笑起来。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第四章 签宝藏协议 大北头也笑了笑接过纸仔细的看了起来,这一看我就来气,他起码看了得有10分钟时间了,还在拿着放大镜在瞄。 我说“老板你还没看够?我得走了,你这店里连个电扇也不按,热死球了。” 大北头一脸的汗直往下流,脸上掩盖不住的喜悦对我说“伙棋,这纸卖不,我给200”。 我一听,又见他看了半天还这么高兴,想着不会真是藏宝图吧?这么张破纸他都能给我200?我回头看看胖子,他也瞪大了眼睛。 我心想,不管是不是藏宝图,看你老头这么热乎,我就蒙你一下子。 “老板,这个我可不卖,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藏宝图,这可值大钱了,怎么能卖呢?我看你挺实在,不像个j商就给你看看,这看完了就得还给我了啊”。 胖子也看出了门道,于是配合我道,“二狗哥,这可不能卖啊,你爸知道了不打残你啊?”。 大北头看我们这架势不知道真假,连忙掏出玉溪给我俩发“兄弟,价格好商量,老哥就是看上这张纸了,要不添点?你看500咋样?”。 我心里咯噔一下,涨这么多?我咋还价?继续蒙?我和胖子对视了一下,他似乎也没预料到老板一下子竟然涨了这么多钱。 于是我咳嗽了一下,慢悠悠的道:“老板,我也不瞎要,这真是老辈子传下来的,指定是好东西,要不这样,我说个底价,你觉得合适咱就卖给你。” 大北头连连点头道,“好说好说,兄弟你说价。”。 “最低10000,少一分不卖,你看看吧!” 胖子的眼睛瞪得跟牛眼似的,他对我这狮子大张口吓了一跳,我对他一眨眼,他赶紧恢复了常态。 我看着大北头,他一脸痛苦,汗跟下雨似的,“兄弟,这价格也太高了吧?” “你看着办吧,我这纸真是藏宝图,你不信我也没办法!”。 大北头嘿嘿一笑道,“兄弟,如果真是,你可知道这图啥意思吗?这宝是藏在哪里嘛?”。 我一愣,这我可真是不知道了,我这蒙人的水平还差得远啊,于是我继续说;“老板,我要知道的话我还用得着告诉你嘛?那可就不止10000快钱能买得走的东西了吧?。” 我又把球推给大北头,大北头看我神态自若,貌似真的不知道其中的秘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了。 他犹豫了一会儿一咬牙道:“兄弟,我打个电话,一会回复你,就几分钟,你哥俩抽根烟啊!” 说着把整包玉溪递给我俩,我和胖子心里砰砰直跳,不会是发财了吧?要10000他都没回绝?【04年一万块钱是笔大数字】 胖子看着我小声道:“二狗哥,有戏,不过这不会真是藏宝图吧?那咱亏大发了啊!”。 “别急,看看再说”,我俩抽着烟,拿份破报纸扇着,不大功夫大北头出来了。 他笑嘻嘻的说道:“兄弟,既然你知道这纸上的秘密,那咱就明人不说暗话了,刚才给我老板也说了,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哥俩楼上请!”说罢不等我俩回应就往楼上走去。 我和胖子对视一眼就跟着上楼了, 楼上是一居室的客厅,放着一个茶几,上面放了套功夫茶具,旁边是一排沙发,对面是电视墙,除了一个书架,一台电脑再无它物,我们坐下后,大北头倒上茶水,发了烟,开始正题。 晚饭吃过,关上店门,闲话少磨,接入正茬,“兄弟,说实话,你这张纸有个加层,真正的藏宝图还在夹层里,这面上画的只是大体,详细的还得看夹层里的信息才能知道, 想必你们家里肯定传下来有话会指明这个宝要去哪里寻吧? 我们老板的意思是,如果兄弟肯把这图给我们研究,找到宝藏后分你3成,如果里面没有宝藏或者已经被取走了,那我们还会付你5000元辛苦费,你看怎么样?这可是怎么都不会吃亏啊!” 说完他还得意的喝起茶来。 我心头直跳,奶/奶的,真是藏宝图啊!我怎么不知道还有夹层啊?这咋办?我看了看胖子,他两眼放光,对我点了点头。 我心一横,管它啥藏宝图,反正我也不会找,就给他吧。 于是乎我说着;“老板,你说的我会考虑下,但这口说无凭的,我还是坚持先拿了5000块再给你这张宝图,然后咱们签个协议,找到宝藏我分3成,找不到咱们两清。 我回去和我哥们商量下,晚上给你答复,如果行就拿钱签协议怎么样?” 大北头点点头,“好,兄弟爽快人,就这么定了”。大北头起身拿了张名片给我,我看了下叫金大北,当时就想笑了,还真tm叫大北啊! 和胖子走出了店门,我俩这叫一高兴啊,“走,咱哥俩下馆子去!”。 胖子也笑呵呵的说:“二狗哥,这下发达了,说不定还真能找到宝贝,那咱们就不愁吃喝了啊哈哈! 不过二狗哥,我觉得吧,这个寻宝咱们得跟着啊,要不他们拿了宝贝不承认怎么办呢?咱不是亏死了?”。 我想想也是,“可我们得上班,哪有时间去啊?” 胖子紧说着:“那咱们周末的时候就回来和他们一起找,开宝的时候咱们必须到场,把这些写到协议里,不然就告他,你说怎样?”。 我听着也是那么回事,“好吧,晚上咱们就这么跟他说。” 打定主意我和胖子进了一家熟肉铺要了俩菜,几瓶啤酒大吃起来,直到微微头晕,才慢慢地开着车晃晃悠悠的回了家。 到家后我又拿了两瓶金星,胖子发挥了他写作的天赋,很快一张协议书成型了,我俩又干了一瓶啤酒我才拿起电话给大北头打了个电话。 “金老板,协议我写好了,我们哥俩想好了,咱见面谈谈?”。 “好啊好啊兄弟,我去接你啊。” 半小时后,大北头开着广本停在了我家西边的街口,我和胖孩走到他跟前,“金老板有钱银啊,广本啊!”。 “兄弟见笑了,呵呵...”, 大北头接过协议看了看,似乎根本就没仔细看,就不住的点头。 “恩恩,好、好,兄弟好文采啊,写得真详细,就这么定了,明天你来我店里咱们签字画押,这事就这么定了啊。” 大北头的眼神让我隐隐的感到不安,他怎么这么轻易就答应了,全盘接受?这也太不正常了吧?回到家我把疑问跟胖子说了。 他呼哧着说:“二狗哥,我在呢,放心吧,他娘的敢玩花样我削他个狠的。” 说完我俩又在穿越火线上和几个女孩胡侃了一会就睡了。 其实当时我俩还是学生味没退,写得像tm盗墓贼协议,而不是寻宝协议,这恐怕古今往来我俩这是头一茬了,后来想想自己干的蠢事就想笑,估计也是因为这样大北头才对这协议书只随意的扫了一眼。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天一亮,一大早我就把胖子拉起来开车去了狗市。 过程很顺利,没啥悬念,签字、按手印,我接过大北头的5000元现金,然后把地图给了他。 “兄弟啊,我们这就开始研究了,因为要打开这个夹层我们还得找专家,这是个技术活,弄不好秘密就毁了,所以要等几天,有消息我就打电话通知你哥俩,你看怎么样?”。 我没啥意见的点点头,我还想着幸好我昨天没自己把纸撕开看看,要不估计这5000也没了。 随后我和胖子拿了钱回家,我分出2500百块钱给胖子道:“这是兄弟你的,一人一半!” 胖子道,“二狗哥,这不行,这都是你拿出来,坟也是你发现的,也是你卖出去的,给我500我都嫌多,这2500我不能要!” 胖子是个直脾气的人,他认定的事很难帮他回头,他要是认你是他兄弟,就能掏心窝给你,但是这个钱我还是要给他,毕竟也不是我的东西,所谓见者有份,在我不停劝说下他才收下了钱。 吃过午饭我俩收拾东西坐上了去青呈山的车,在建设路西头等着主任的车一起回了郑州。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第五章 到达墓地 闲话少说,回到了郑州的日子过的很闲适,(上班的地方在郑州)没啥事,天天除了上网,泡mm和喝点小酒就没啥事了。 周五的时候我和胖子在经八路夜市正喝着啤酒吃着烧烤,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我一看是大北头,赶忙接了起来。 “兄弟,哈哈,过的啥样?明天有空木有(河南话说木有是没有的意思,网上流行语)咱该去寻宝了,电话里头传来金大北的话语。 我一听心里顿时激动,差点大喊了出来,赶忙小声说道:“有空,有空,明天几点,去哪里?” 金大北嘿嘿一笑道,“明天八点咱去禹县大禹像会和如何?具体见面谈!” 我连忙答应着,匆匆把情况告诉了胖子,喝了没多久后我们两个人就摇晃着回到宿舍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上才五点钟,我就把胖子拉起来直飞奔汽车站。 坐第一班车去了禹县,到达禹县已经八点多了,金大北一个接一个的电话催着,我俩心急火燎的跑到会合的地方。 看见金大北开着一辆三菱帕杰罗,他们就三个人,一个年轻司机,后面坐着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平头,脸上棱角分明,个子不太高,看着挺有内涵的。 金大北紧忙跑过来说,“弄啥呢你俩,这么慢?这是我老板谢老。” 金大北忙乎介绍着,我礼貌的叫了声谢老,老者点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他下车坐到了前座。 我们三个挤在后面,车就往禹县西边开去。 我问了下金大北要去哪里,金大北笑笑没说话,老者回过头道:“小兄弟,谢谢你的地图了,不过这真是个不好找的宝藏呀,夹层里的信息也比较模糊,我们可是费了好大劲才找到的啊!” 我呵呵了一声算是回应了谢老,转头看向胖子,他似乎还困得不行,歪在一旁呼呼开睡了,金大北好像很怕这个谢老,话也很少。 我看着车开出了禹县,沿着远航路一直往西北驶去,一路只顾看风景了,不觉中到了火龙镇,看天也十点多了。 我们早上没吃东西,也饿了,于是在路边吃了点胡辣汤和油条。 草草吃完我烟还没抽完就被叫着走了,接下来的路不好走了,过方岗,菜寺,青岗涧最后到达了神垕镇。 神垕古镇有很久的历史了,我所了解在唐代的时候就开始产花瓷和钧瓷,特别是钧瓷在北宋的时候达到全盛时期,几乎是皇家的御用物品。 这也说明了神垕镇钧瓷位列五大名瓷之首的名号不是虚的。 镇子里到现在还保留有明清古街,我们这里叫“七里长街”。 自唐宋以来,随着钧瓷的兴盛,许多有钱人开始来这里经商,所以慢慢这里热闹起来,曾经一度是个繁华的县城级的镇子。 神垕老街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构成;从东到西有东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道路两侧店铺林立。 房子都依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远看很是壮观。 当然这里还有个很出名的地方叫‘古玩一条街’,就在这古镇街上。 车在神垕镇里沿着高高低低的路一直开到西北角才停下来,随后金大北和谢老说出去办点事,一会回来。 我们俩和司机在车旁看看周围的风景,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这天热得难受,衣服都湿了,等了大概半小时后他们回来了,谢老手上提着一个像钓鱼用的又长又黑的袋子,好像还不轻。 谢老喝了口水,把包递给司机拿着,然后对着我和胖子说道,“兄弟,后面的路要步行了,你俩行不?要爬山的”。 我呵呵一笑,“我们上班也经常爬山的,放心吧!” 谢老没说话,和金大北带头往西走去,穿过温堂村就开始上山了。 山不高,还有小路,叫牛头山,谢老一路介绍着,像导游一样,他说这牛头山是南北走向,我们上的这个方位是牛头,北面是余脉,一直绵延几公里。 东侧是个褶皱样的和牛头山平行的短山脉,确切说是土坡,只有几十米高而已,整个牛头山的造型其实蛮像一条鱼,南粗北细。 一个多小时的步行我们翻过了牛头山的牛嘴部分,来到山的西南侧,这是一个缓坡,面前视野开阔,大大小小的山包连绵起伏,但到了牛头山面前似乎突然都中断了。 看着一个个小山包围在周围,但又不挡我们的视野。 “真是好风景啊!” 谢老见我感慨就笑笑说,“小兄弟,你也能看出这里的不同?” 我回答谢老,“没啥不同啊?就是感觉面前摆了很多馒头似的,但又能看得很远,这山还不挡景,心里感觉舒服啊!” 谢老皱了下眉头道:“人其实遇到好的风水地时,都会感觉神清气爽,因为地气在这里汇聚, 又因为山脉或者河流的疏导会让这里的气场变得通畅而不溃散,人处于里面当然也感觉舒畅,这个地方就是个风水宝地。” 我听得一愣,心想你没事带我们来这干毛啊?我们找的是宝藏,又不是找宝地。 不过他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于是我问道,“谢老,我们的宝藏在哪里呢?咱不是来看风水的吧?” 谢老笑笑说:“我估计的地方就在这附近,需要进一步验证才知道。根据你的地图,右边那个山明确就是指大刘山,中间的山包就是江山,而左边那个无疑是莲花山, 这条河嘛,其实就是一个水库,而夹层里的信息显示,这宝就在大刘山之怀、江山以北,我仔细研究了地图,实地来看了有两次,只有这里的风水最好,万山朝拜,估计就是这附近了。” 谢老边说着话他们也开始打开包,拿了东西出来。 我看是个钢管样的东西,有一米长,后面带螺纹,似乎还可以往上接钢管,下面是环形的小铲子,(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洛阳铲)司机在谢老的指挥下开始往地下打那钢管。 我和胖子看得云里雾里,这干啥?地质勘探?这时谢老回头说了句,“对了小兄弟,忘了告诉你,这宝藏其实是一座老坟。” 我‘啊’了一声,下巴都快惊掉了,难道我和这坟有缘?这藏宝图竟然是个坟? 我不再说话,边抽烟边看他们忙活,司机的铲子打到地下快四米了,突然他说:“谢老,打到了”。 我一惊也赶紧跑过去看,只见他把铲子小心的抽出来,谢老捏着里面的土仔细的看了看,又闻了一会,才道:“是夯土,把那几个点都探下,确定好位置咱就撤。” 司机忙活去了,金大北和胖子也跟着过去了,谢老递给我一根烟道:“怎么?怕了?” “怕到不怕,就是挖人坟不好吧?”我回复着谢老。 谢老又笑笑说“这地下都是咱老祖宗的东西,咱不挖别人也要挖,到时照样啥也留不住,既然我们知道了那就是有缘,挖出来老祖宗也不会怪我们的。” 我心里乱噪噪的,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啊,找哪门子的铜钱.....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